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老街煥新生 主客盡歡顏——文旅街區創新發展賦能美好生活

2024-07-05 11: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王安石曾這樣描寫街巷盛景。

900多年前,27歲的王安石成為鄞縣知縣,興辦縣學;今天的寧波市中心,依然保存著曾經王安石治下的縣學街。

街巷盛景今仍在,人文歷史猶可追。王安石與寧波的淵源,讓縣學街成為熱鬧的打卡點。

放眼全國,街區正在成為城市旅遊的重要載體。隨著“無邊界旅遊”的興起,人們不再只為一個景區而到一個地方,還可能是為了一家書店、一座藝術館,甚至一個菜市場……這些新型旅遊打卡點,往往集中在街區上。

“主客共用,全天候、無門檻、有溫度、多元多業態的城市休閒遊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近日,全國旅遊休閒街區創新發展交流活動在浙江寧波舉辦,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宋奇慧表示,街區已成為讓人們放鬆身心、感受文化的城市旅遊新地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2021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後推出三批共164家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成為展示城市文化和發展的“金名片”、聯結居民和遊客的新場域、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寧波老外灘街區。徐烽攝

“以用促保”,城市旅遊新名片

夜幕下的寧波,三江交匯處的老外灘熱鬧非凡。餐廳、酒吧、咖啡館……隱匿在一棟棟洋房中。

1844年,寧波開埠,老外灘的歷史開啟。外國商人在此興建樓房、教堂,寧波商人趁勢崛起,也來此建起安身之所。純西式的、中西結合的,各具特色的洋房在老外灘紮下了根。

歷史車輪滾滾,老外灘也一度人去樓空。“我們將洋樓重新修繕並引進各種業態,曾經的巡捕房改成零食鋪,通商銀行舊址變成博物館,老碼頭建成了美術館,還有酒吧一條街。通過業態吸引來市民、遊客,老外灘重獲新生。”老外灘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承煜説。

老外灘正是城市建設中“以用促保”的典型案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鐘舸認為,“隨著歷史文化保護範圍的擴大,不能再按老辦法把所有保護對象都作為博物館來使用。‘以用促保’就是讓歷史文化遺産在有效利用中成為城市生活的特色標誌和公眾的時代記憶,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實現永續傳承。”

在保護和利用的有機結合中,各地城市和街區正煥發出新的活力。揚州緊抓城市更新、促進文旅融合,打造既有古城古韻、又有新貌新顏的旅遊休閒目的地城市;常德市柳葉湖區河街街區注重水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打造成一條水街相融、生態環境優良的城市“金腰帶”;唐山市河頭老街文化街區在沉寂11年之後重新盤活,於今年正月初一開放至今吸引了307萬遊客,真正踐行了一條街帶火一座城。

“越來越多的文旅供給和需求交疊匯聚到旅遊休閒街區,歷史與現代交融、古樸與時尚交織、休閒與生活交匯。”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副廳長李新芳表示,要用“繡花功夫”,按照最小干預、最大保護理念,推動街區有機更新,持續迭代微改造、精提升。

寧波老外灘街區全貌。受訪者供圖

“主客共用”,美好生活新體驗

開放的街區,既能容納當地居民雞犬相聞的日常,也能滿足外來者休閒需求。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上,街區承載了城市發展的完整進程。

“街區是城市的肌理和毛細血管。”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彥表示,旅遊休閒街區是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的重要平臺,也是居民和遊客“主客共用”的新場域。

“當前,旅遊業‘主客共用’的發展理念要求城市不僅關照到外來者、旅遊者,更要關照本地居民。”宋奇慧指出,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要同時為旅遊者和本地居民考慮。“會不會有噪聲,影響居民休息?會不會影響當地交通?都是旅遊休閒街區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的問題。”

新疆喀什古城是另一個踐行“主客共用”理念的新場域。這裡既是當地維吾爾族居民的居住區,也是遊客打卡的景區。通過建設藥茶巴扎、塔哈其遊拍街等數十個特色街區,提升改造香妃茶館、買買提的老房子等眾多特色景點,古城吸引越來越多全國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遊客深入居民區體驗最原始、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居民通過參與旅遊服務,實現脫貧增收。各族群眾和廣大遊客之間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往來互動,增進了各族群眾和遊客思想上的共鳴、文化上的認同、感情上的交融,實現了‘主客共用’的發展理念。”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喀什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王陳一表示。

在湖北省武漢市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街道,古城文化的“底氣”、鄰里文化的“和氣”與商業文化的“煙火氣”可觸可感、相互交融。這裡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中國第一座新型公共圖書館、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設計了辛亥革命軍旗;南昌起義主力從這裡出發,漢口開埠造就此地中西交融的豐富人文歷史資源。抗戰期間郭沫若、田漢等2000余名文化名家還在此雲集。

如今,曇華林街頭遍佈博物館、非遺體驗店,“街區”“景區”“社區”“園區”“校區”疊加,讓曇華林以獨特的歷史背景和人文底色,引領文藝新風潮,建設成為“主客共用”的休閒家園。

“文旅融合”,旅遊休閒新空間

旅拍、博物館遊、City walk……近年來,隨著各種休閒旅遊方式的興起,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産生了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文旅融合”正在成為各個城市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中國休閒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顯示,2023-2024年,居民的文化休閒活動在所有休閒選項中的佔比僅次於消費休閒。工作日、週末和節假日的文化休閒活動佔比,由2019年的15%、16%和16.92%,提升至2023年的18.8%、19.3%和18.42%。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通過對長江流域重點城市二十年的調查發現,城市居民關注的重點由原來的收入和時間,現在越來越指向自身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這説明,情緒價值正在影響旅遊者的消費決策行為。情緒價值消費將成為旅遊休閒街區的流量密碼、銷量引擎、增量動力、品質關鍵。”

通過“文旅融合”,城市街區向遊客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情緒價值。譬如,雲南大理激活文化脈動,創優宣傳行銷,創新開發了藝術旅居、體育旅遊、鄉村旅遊等品質休閒業態,重構了“到大理不是旅遊,而是去過另一種生活”的旅遊新路徑。以美好生活方式為引領的旅遊休閒街區建設,正取得重大突破。

江蘇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則搶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機遇,深度整合文化資源,從原來的“一河兩街”發展到現在整合街區內特色文旅小巷、歷史文保等有形載體。圍繞“夜購、夜食、夜遊、夜娛、夜秀、夜讀”這六個“夜”主題,為遊客提供主題文化特色鮮明的深度體驗。

還有浙江湖州小西街—衣裳街—狀元街旅遊休閒街區,通過打造小西街創意生活市集、布穀裏集市等特色街區市集品牌,把江南市井和現代商業鮮活呈現在遊客面前。從早市的炊煙到夜市的鼎沸人聲,遊客在街區裏沉浸式地體驗到有滋有味的江南生活。

“2024年上半年,164家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共接待遊客8.75億人次,同比增長15.94%,旅遊總收入889.47億元,同比增長9.52%。”宋奇慧表示,第四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認定工作即將啟動。下一步將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礎上,推動將旅遊休閒街區打造成新時代城市旅遊的新名片、新地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體驗、旅遊休閒新空間。(記者蔣彤 余俊傑)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