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中企“刷屏”歐洲盃,西媒政治解讀很離譜

2024-07-03 09:03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歐洲盃自上月中旬起在德國舉行,吸引觀眾眼球的除了精彩紛呈的比賽,還有場邊頻繁滾動播出的中國品牌廣告。在本屆歐洲盃13家官方頂級贊助商中,中國企業創紀錄地佔了5席,分別是海信、支付寶、vivo、速賣通和比亞迪。這是近年來中企加速走向海外、擴大影響力的一個縮影,卻被一些西方媒體質疑是“北京地緣政治戰略的一盤大棋”,還批評歐洲足聯“把經濟利益置於其政治和社會利益目標之上”。照此邏輯,中國轉播歐洲盃就是在幫歐洲擴大政治影響力了?這種政治解讀實在離譜。

以意識形態視角看待中國企業贊助歐洲盃,表面上是傲慢,實質上是缺乏自信。現代足球在歐洲誕生,歐洲有深厚的足球基礎和廣泛受眾,歐洲盃是有全球影響力的球迷盛事。有統計顯示,關注本屆歐洲盃的中國球迷數量比主辦國德國的球迷數量還多。中國企業與歐洲盃深度合作,既是看重歐洲盃這個平臺,也是看重歐洲市場,希望借此提高廣告曝光率和品牌認知度。這些中國企業,都是具有成熟的全球運營模式、先進技術能力及較高市場認可度的跨國企業。難道它們有一天冷落歐洲盃,才是這些西方媒體所樂見的?

作為歐洲盃的主辦方,歐足聯就不像一些媒體那樣看問題。它們重點提到歐洲盃吸引了“一些全球最大的品牌和組織”,大大增加了歐足聯可用於重新投資足球的收入,併為球迷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和最佳的歐洲盃體驗,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贊助,中國企業此次與歐洲盃是深度合作,包括比亞迪負責歐洲盃的官方用車;vivo X100系列成為歐洲盃官方手機;海信為 VAR(視頻助理裁判)審核提供技術支援,全新全場景AI畫質平臺以及MEMC運動補償技術的運用,為觀眾呈現更好更流暢的比賽畫面;支付寶給歐洲盃帶來的“掃一掃”風潮,讓從小型冰淇淋攤到連鎖餐廳等各類商戶都能從中受益。這些合作能夠實現長久的正向迴圈,是雙贏、多贏的選擇。

我們無意與那些西方媒體打擂臺、搞論戰,但很有必要戳破它們精心構築的“資訊繭房”。比如它們説,成為官方全球贊助商的中國企業有5家,作為比較,主辦方德國的企業只有3家。如果被不了解真實情況的德國讀者看到,可能就會産生一種本國企業被中國企業擠壓的危機感。實質上,歐洲盃從很早開始就全球招商,從早年的美歐企業佔主導到後來日韓企業的高曝光,本身是經濟全球化的反映。同時,廣告和贊助也是企業經營戰略的一部分,國外新興企業打響歐洲知名度的需求肯定要高於歐洲本土老牌企業。更不用説,中國企業歷來在重視本地化經營方面表現突出。比亞迪已宣佈落廠匈牙利。海信在歐洲擁有近1萬名員工,5個主要生産基地及6個研發中心。與歐洲盃一樣,歐洲也是一個平臺,外部投資是對歐洲的認可,而不是相反。

體育交流作為一種無國界的活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據本屆歐洲盃的官方轉播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數據顯示,在總臺轉播的前兩個比賽日的賽事中,已有多場賽事收視率超1%,多場賽事收視份額超15%,歐洲盃尤其受到中國年輕觀眾群體和精英群體的喜愛。另一轉播商中國移動咪咕與中國多個城市合作舉辦了線下直播節目。中國社會從未有聲音説,歐洲盃在中國的熱度是歐洲“地緣政治戰略的一盤大棋”。

在歐洲盃上,拼盡全力的球隊都會收穫更多喝彩。在商業賽場上,敢拼敢闖的奮鬥精神同樣會收穫更多支援者。我們希望,那些對中國企業説三道四的輿論,在為歐洲球隊喝彩的同時,也珍惜球場上那份可貴的拼搏、奮鬥和公平精神,用積極向上的思維看待企業間的正常競爭,而不是一有“失利”就指責對手“作弊”。更何況,在這個賽道上,競爭的結果並不是只有你死我活,它更有可能是相互成就。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