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要卸任的斯托爾滕貝格還在給世界埋雷

2024-06-19 08:52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即將卸任,不出意外的話,將於下月在美國舉行的北約峰會就是他的告別之旅。這兩天,斯托爾滕貝格跑到華盛頓去給峰會打前站,同時炫耀一番自己的“政績”,為9年的秘書長生涯留下一些政治遺産。他吹捧北約32個成員國中有23個達到了將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的目標,還透露北約正討論部署更多核武器。這些令世界深感憂慮和威脅的話,斯托爾滕貝格説起來雲淡風輕,甚至非常興奮。他還繼續威脅中國,稱中國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難以兼得,若不改變路線,將會“付出代價”。

斯托爾滕貝格在任這9年時間,敘利亞內戰延宕,烏克蘭危機以及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北約作為冷戰的産物和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尤其是烏克蘭危機這場由北約東擴導致的衝突,令烏克蘭陷入戰火、歐洲更加分裂,北約則借屍還魂,就連美歐內部對此也不乏嚴厲的批評和警告。

而斯托爾滕貝格並不滿足,他17日在華盛頓繼續呼籲西方國家向烏克蘭供應更多武器,稱這是“通往和平的道路”。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説不過去,承認這兩者“看似矛盾”。這就是斯托爾滕貝格掩蓋戰爭企圖和罪責的話術,也是整個北約的話術:説是預防危機,實則製造衝突;説是管理危機,實則加劇災難。正如一位西方學者所總結的,入侵成了“人道主義干預”,政變成了“民主革命”,顛覆政權成了“促進民主”,炮艦外交成了“航行自由”,軍事集團擴張成了“歐洲一體化”,支配成了“從實力地位進行談判”。

我們看到,斯托爾滕貝格領導下的北約還企圖染指亞太,配合美國的戰略方向,推動“北約亞太化”。目前雖然這樣的企圖在亞太地區遭遇了大多數國家的抵制,因而只限于幾個美國盟友組成的小圈子當中,但地區國家絕對不能麻痹大意。地區國家有維護地區和平發展大局的願望,不等於北約就沒有挑撥離間的企圖。北約自身歷史已經説明,它就是通過製造危機來強化其功能的,既然現在打算強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存在和功能,那它就必然要製造更大的危機。

對這一點,國際上的有識之士,包括西方國家的有識之士,早已做過精闢的總結。像北約這樣的組織,幾乎染指了其誕生以來的所有戰爭和衝突,“一直做的事情是向外輸出戰爭”,“只能帶來更多問題”。在尋找敵人—製造危機—延壽續命的迴圈中,北約想把中國當成最新一環。近年來北約峰會聲明中點名中國的頻率逐年上升,針對中國的挑釁性動作越來越多。尤其斯托爾滕貝格本人,那套威脅中國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必須選邊站的説詞,光今年已經説了好幾回,還曾在2月份上演過訪美6天7次“碰瓷”中國的“名場面”,其講話中充滿對抗性語言和冷戰色彩。在美歐一些政治精英動輒高舉“反對脅迫”“捍衛和平”等道德旗幟的背景下,他們應該為斯托爾滕貝格的言論感到臉紅。

斯托爾滕貝格要這麼費勁地去表演,利用各種場合鼓吹“中國威脅”,從一個側面説明,這活不好幹。中國一貫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參與國際事務,謀求的是和平、帶來的是機遇,即便在北約內部,其32個成員國中的絕大多數主要貿易夥伴之一都是中國。這也是為什麼北約要把中國列為“系統性挑戰”的原因之一,對北約這樣的“戰爭寄生瘤”來説,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當然成了“挑戰”。

今年也是北約成立75週年。斯托爾滕貝格的那些好戰言辭,恰恰是對北約在75年來所扮演角色的最好注腳。如果説斯托爾滕貝格這個任期留下什麼遺産的話,那就是衝突和戰爭。人們尤其應當警惕斯托爾滕貝格兜售的“威脅論”。因為歷史已經反覆證明,那樣的鼓吹總是與和平、發展和繁榮背道而馳,北約越是提高聲量,熱愛和平的人們越應當保持警醒。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