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外貿向好勢頭不斷鞏固,這些數據秀出“韌實力”

2024-06-18 14:02

來源:央視財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五個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同比增長6.3%。外貿向好勢頭不斷鞏固。其中,汽車、船舶、機電産品等高附加值優勢産品,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出口同比增長90.3%,

江蘇船舶出口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江蘇是全國船舶海工産業第一大省。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江蘇省出口各類船舶348.3億元,出口規模位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90.3%。

江蘇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某企業經營部副經理 許嘉 :近些年,隨著國際石油與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國際船舶與海工裝備市場也日益火爆,我們陸續收到了來自法國、荷蘭、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訂單,我們90%的客戶來自海外地區,目前手持訂單已經排産到2027年。

5月上旬,江蘇南通一家船舶製造企業,今年建造的第二艘全球最大級集裝箱船,離開長江南通段水域開展試航。該船最大載貨量24188隻標準集裝箱,滿載後可達22層普通住宅樓高度,它融合了當今船舶建造的前沿技術,多項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準,而建造一艘這樣的“巨無霸”僅需要14個月的時間。

船舶焊接技術是現代造船技術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在一家船企的智慧化製造車間裏,通過鐳射自動切割後,一台臺焊接機器人正在自主完成焊接作業。

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公司機器人焊接生産線組長 丁瑞東:我們有三條機器人焊接生産線,相比傳統人工效率的話,有效提高60%左右,生産週期縮短50%。

船舶製造是龐大而又複雜的工程。眼下,這項傳統製造業正在變得更智慧、更高效。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數據顯示,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已經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造船紅火起來的,還有船舶製造的配套産業。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蘇飛:隨著國際海事組織對於氮氧化物最新排放標準的執行,全球航運業開始大面積推行雙燃料船舶。我們專注于船用液罐的開發,擁有完全自主的LNG燃料罐的設計、建造能力。目前LNG燃料罐在手訂單超過20億元。

江蘇作為我國船舶海工産業第一大省,擁有近百家船舶海工規上企業。現已形成了南通的海工裝備、豪華郵輪,泰州的大型油船和集裝箱船,揚州的大型散貨船和滾裝船等特色三大造船基地。2022年,成功獲評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目前三地正在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産業集群。

一款椅子賣出10萬張

小商品賣出大價錢

今年1月至5月的外貿數據中,小小家用電器也玩出了新花樣。蘇州吳中區一家智慧家電企業,平均每30秒,就有一台掃地機器人下線。

浙江安吉,傢具出口重地,擁有1500多家傢具生産公司。過去兩年,受國際國內環境影響,出口萎縮,外貿下滑,但從去年9月開始,海外訂單不斷增加,繁忙的狀態又回來了。

一家主做辦公傢具的家居公司,90%的産品行銷世界各地。今年以來,訂單持續增長,每個月有2000條以上的貨櫃發往全球80多個國家。

企業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一方面來源於局部海外的7大生産基地,另一方面有賴於國內完善的産業鏈和成熟可靠的技術。

為了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該公司去年投入超過兩個億對生産工藝進行自動化改造,同時進行新産品開發。他們和德國公司一同開發的座椅底盤,總共投資了一千萬元,但是帶來的效益也十分可觀,一款椅子一年銷量就達到十萬張,在美國頭部的辦公連鎖店也有銷售。今年第一季度,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39%,利潤同比上升31%。

大到沙發,小到襪子,這些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第一大省就是浙江,今年1月至5月,浙江日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增長10.9%,高出全國3.8個百分點,佔全國份額的27.9%。

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