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端午節,感受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

2024-06-11 09:21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尹思源)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國人賽龍舟、食粽子、佩香囊、挂艾草菖蒲,迎接端午佳節。與此同時,龍舟競渡也在世界各地上演,在水花四濺的揮槳競技之間,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與世界各國豐富多樣的人文傳統相互交織,奏響世界文化多元融合的交響曲。

6月8日,一名女子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參加裹粽子比賽。當日,馬來西亞馬六甲市舉辦“2024年慶端午”系列活動,人們以裹粽子、遊龍舟等方式迎接端午節。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近年來,中國文化的熱度不斷升溫,端午節也在海內外同頻共振。

近年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國民眾共同參與端午慶祝活動,在溝通交流中汲取文化營養。在中國多地舉辦的端午節系列活動中,國際友人的身影隨處可見。孟加拉國留學生阿凱在重慶參加端午非遺體驗活動,深入了解中國民俗;土耳其姑娘佳楠在天津生活多年,她在龍舟競技中感受拼搏和團結的力量;菲律賓布格卡門龍舟隊領隊查哈亞格參加2024年中國-東盟國際龍舟公開賽時説,中國是龍舟活動的發祥地,對他們的年輕隊員來説,能來中國參加龍舟賽是一次“圓夢之旅”。

5月2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龍舟隊伍在美因河上參加比賽。第一屆法蘭克福國際龍舟友誼賽暨2024年法蘭克福中國節開幕式當日舉行,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等國的龍舟隊同臺競技,現場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展演活動吸引大批觀眾參與。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今年端午前,荷蘭僑界舉辦龍舟節,舞獅表演精彩紛呈;德國舉辦首屆法蘭克福國際龍舟友誼賽,美因河畔熱鬧非凡……跨越地域、語言、民族、文化等差異,以槳會友,端午節走向世界,向人們展示了其獨特魅力,也反映出當代中國人的文明追求與精神風貌。

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文交流已逐漸成為國家之間互動的重要形式。文化和體育交流活動日益豐富,為各國民心相通提供更大舞臺,進一步加深各國相互了解、促進各國民眾相互尊重,為推動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貢獻。法蘭克福市市長約瑟夫在首屆法蘭克福國際龍舟友誼賽上致辭表示,熱絡的民間交往、蓬勃發展的文化交流和科研合作讓德中兩國人民增進理解、互利共贏。

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範圍的熱度不斷上升也是中國軟實力提升的生動體現。近年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與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日益凸顯。中華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其對解決人類問題的重要價值也日漸為國際社會所認識。中國積極搭建不同文明間對話交流的平臺,以經濟發展的強大活力為不同文明共同繁榮發展創造機遇,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在國際社會逐漸樹立,不斷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多元魅力與蓬勃生機。

今年端午節恰逢聯合國剛剛設立的文明對話國際日。7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由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宣佈每年6月10日為文明對話國際日。世界各國在文化交流中相通相融、互鑒互惠,是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世界家園和諧平安的重要前提。中華文明將同各國文明一道,充分發揮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作用,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