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重慶: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

2024-06-06 10:45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6月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重慶市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相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重慶發展,2016年、2019年兩次到重慶考察。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重慶考察,要求重慶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在發揮‘三個作用’上展現更大作為,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重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促進高效能治理。”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説。

2023年,重慶地區生産總值超3萬億元,同比增長6.1%。今年一季度,重慶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2%,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良好、回升向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胡衡華介紹,重慶作為製造重鎮,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不動搖,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重慶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資訊製造、先進材料正加快成長為萬億元級産業集群。2023年,重慶汽車産量超過2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50萬輛。全球每生産3台筆記型電腦就有1台是“重慶造”。現代生産性服務業賦能先進製造,西部金融中心集聚1800多家金融機構,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形成“滿天繁星”的發展態勢,從業人員兩年增加近15萬、總量達到36.9萬,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600億元。

區域協作、開放發展拓展新空間。川渝貿易往來去年超過8700億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3個國家和地區的514個港口,越來越多的重慶産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創造高品質生活,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重慶是大城市帶大農村,我們將增強主城都市區帶動作用,以區縣城和中心鎮為重要載體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精準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胡衡華説。結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重慶建設100個巴渝和美鄉村,目前已經有164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

統籌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構建城鄉大美格局。漫步重慶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帶來的新變化盡收眼底,700多公里山城步道串起山與水、人與城,200多個口袋公園點綴城市邊角;行走廣袤鄉間,巴渝和美鄉村的新風貌躍然眼前,涪陵榨菜、奉節臍橙、潼南檸檬、巫山脆李等“土特産”富了農民的口袋。

作為長江上游最大的臨江城市,重慶將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統籌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等環境治理,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為優,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4年在325天以上,長江十年禁漁3年來監測到的魚類增加了1倍多。

促進高效能治理,健全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

數字重慶建設讓管理和服務直達基層,新生兒上戶口、市民辦社保、企業開辦等事項實現網上辦,全天候城市運作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遇到地災等突發事件,資訊直報市級指揮中心、指令直達基層網格員。通過打造“一件事一次辦”數字化應用,將原先需要來回跑、多次辦的事項變為了“一鍵登錄、一次辦成”。目前,“一件事一次辦”上線超過80個主題套餐,覆蓋新生兒出生、企業開辦等90%以上涉民生和企業服務的高頻事項,推動行政服務效能得到顯著提升。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讓城市發展處處見“人”、城市治理服務於“人”。在城市交通上,堅持公交優先、行人優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累計建成城市軌道13條、538公里,“量身定制”接駁公交線592條、小巷公交線58條、敬老公交線23條。在城市更新上,堅持“四增三減”的治理思路,即增公共空間、增交通配套、增市政設施、增公共綠地,減人口密度、減建築高度、減開發強度。這幾年,重慶累計改造老舊小區7200多個,完善“一老一幼”等社區服務設施8900多處,加裝電梯5500多部。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通過“渝快辦”數字政務平臺,28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80%以上可以“一網通辦”。同時,重慶為上萬家企業配備了8000多名服務專員,“點對點”解決企業的難題。重慶累計設立外商投資經營主體超過7200家,在渝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19家,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增強。

“我們將健全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構建城市運作和治理智慧中樞,加快推進治理數字化,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在人民城市建設上探索新經驗。”胡衡華説。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