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1克棉如何紡出500米長的紗是怎麼做到的?

2024-06-06 09:16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南京6月5日電 題:1克棉如何紡出500米長的紗

新華社記者朱國亮、柯高陽

雪白的紗錠像琴鍵般一字排開,帶動紗線快速轉動,一團團棉條被逐漸紡成細紗……走進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特高支緊密紡智慧製造車間,與傳統紗廠不同的是,機器前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有幾輛無人駕駛的運輸小車穿梭往來,偌大的車間顯得有些“冷清”。

圖為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特高支緊密紡智慧製造車間。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車間主任邱麗自豪地告訴記者,這裡生産的純棉紗線最高可達300支,比頭髮絲還細,直徑不到0.1毫米。“用長度來計算的話,就是1克棉能紡出500米長的紗。”

如此細長的棉紗,不僅要滿足強度、透氣、舒適性等指標,還要在兼顧節能環保的情況下實現批量生産,其難度可想而知。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公司董事長蔡赟給出了答案:選用纖維長、短絨少、細度適中的優質棉花是前提,而實現量産的關鍵則在於百年技藝的沉澱與創新,特別是設備的智慧化改造。

蔡赟介紹,無錫一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曾是民族工業的典範,見證了無錫乃至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成本優勢的日漸消損以及地方經濟産業升級的要求,這家百年紡企發展走入陣痛期。

6月2日,工作人員展示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特高支緊密紡産品。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2017年,無錫一棉智慧化改造大規模實施,建立起以數據管理、設備直聯為基礎的全新生産模式。“每一個細紗錠上都有一個感測器,可以通過感測器把錠子上所有的問題傳到智慧平臺上。”蔡赟介紹,過去生産過程中偶爾斷線,需要人工按照路線一個個檢查。現在車間內的數十萬個感測器構建了一個智慧化生産線網路,生産狀態、産品品質和機組用電資訊等生産數據都能在終端大屏上一目了然。

據測算,智慧化改造使得無錫一棉生産效率提升15%,運作成本降低11%,勞動強度降低30%,車間生産實現了每萬錠用工10人以內,達到紡織行業領先水準。

近年來,在智慧化改造升級的基礎上,無錫一棉進一步推進數字化進程,圍繞産業狀況和市場需求構建了50多個分析模型,用大數據分析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得益於過硬的品質和精準的供需對接,無錫一棉公司目前擁有70萬紗錠、500台織機,生産的100支以上特高支純棉紗線在全球市場佔有率穩居前列。

從成立初期的“萬人大廠”到如今的智慧車間,無錫一棉以智慧化改造引領行業潮流的發展歷程,正是當地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6月3日,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的工人在車間裏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在無錫,一批企業通過“智改數轉網聯”實現降本提質、節能增效,涌現出新的澎湃動能。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建成産線質效領先、綠色低碳節能的智慧製造“超級工廠”,45000多平方米的廠房裏只有200多位操作人員,每105秒就能下線一台重卡柴油機;位於無錫江陰的興澄特鋼對生産線進行數智化全流程改造,廠內3座高爐煤氣消耗量每年下降近1億立方米,新品研發效率提升56%……

據統計,無錫累計創建智慧製造標桿企業6000多家。今年4月,當地又出臺了推動傳統産業煥新升級的實施意見,重點聚焦輕工、紡織、化工、冶金、建材、機械加工等行業領域,全面推動其高品質、高效益、可持續發展。

“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舉措。”無錫市副市長周文棟説,在高品質發展的賽道上,無錫將加快傳統産業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帶動産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為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陣地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