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綠色農資”連點成網 農戶家門口挂上“專家號”

2024-06-05 08:46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化肥等農資是糧食的“糧食”,農資供應是否量足價穩,事關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

2022年8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制定《“綠色農資”升級行動方案(2022—2025)》,對加強農資保供工作機制建設、健全提升農資流通網路體系、創新優化農資供應服務方式、切實加強農資品質管理等作出部署,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如今,“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助力農業綠色發展?記者進行了探訪。

數字化服務到家門

農資供應更加高效

近日,一輛標著“數字移動藥房”的貨車滿載農資,駛到浙江省平湖市綠豐農場的麥田邊,平湖市豐達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把農藥搬到田頭,農場負責人潘峰將其補充到農用機械中,開展田間作業。“現在可方便了,只需在數字平台下單,就有人把農資送到家門口。”潘峰説。

潘峰使用的平臺,就是平湖市供銷合作社(農合聯)打造的“智慧農資商城”小程式。打開小程式,新型肥料、高效環保農膜等綠色農資産品一應俱全。農忙時,“數字移動藥房”車內備足了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常規農藥,形成“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全鏈服務”的數字化服務模式。目前,“數字移動藥房”農資配供服務體系已覆蓋當地500多個種糧大戶及眾多小農戶。

健全的農資經營網路,是確保農資供應高效暢通的重要載體。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局長龍文介紹,近年來,供銷系統持續做強做優做大農資企業,健全完善農資經營網路,夯實為農服務“最後一公里”,著力讓農民享受到更為優質便捷的服務。

龍文介紹,下一步,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將指導各省級供銷合作社落實《全國供銷合作社農資網路體系建設專項規劃(2024—2028年)》。未來5年,計劃依託“六橫七縱兩沿”全國農資流通走廊,優化倉儲設施佈局,新建或改造提升100個左右國家戰略性農資(儲備)庫、1000個左右縣域農資配送中心,新建600個左右縣域農資企業,推動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經營網路連點成網、融合發展。

莊稼挂上“專家號”

農資服務更加多樣

在浙江省長興縣港口村,農戶們在家門口就能給莊稼挂上省裏的“專家號”了。

現在,不少供銷合作社在原有農資保供網點的基礎上,建設了新型“莊稼醫院”。港口村“莊稼醫生”吳衛彬介紹,“莊稼醫院”在“浙農服”數據平臺的賦能下,實現了迭代升級。今年,“莊稼醫院”還上線了農資記賬本、視頻遠端問診等新功能,推出了種糧補貼、保險諮詢等小程式,讓農民享受更多定制服務。

“莊稼醫院”,是農資服務方式創新的一個側面。創新農資服務方式是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目前供銷系統已有6萬多家“莊稼醫院”、1.7萬多家為農服務中心,精準精細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配方施肥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並利用農資物聯網等,為農民和農資經銷商等提供農資價格、農資購銷、線上培訓等綜合服務,促進化肥農藥等農資減量增效。各地加大綠色農資研發生産和銷售力度,不斷優化供應結構。2023年,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水溶肥、有機肥銷售量同比分別增長35.4%、25.5%。

在江蘇省興化市大米全産業鏈示範基地有機肥處理中心,工人們有條不紊地上料、翻拋、粉碎。發酵後的畜禽糞便化身為黑色粉末狀有機肥。“我們和周邊4家養殖場合作,定期收集畜禽糞便來‘變廢為寶’。”興化市供銷合作社所屬江蘇五穀豐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偉説。

“綠色農資”升級,離不開減少農廢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一些地區依託農資經營服務網點,構建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再利用水準。比如,江蘇省供銷合作社推廣政府財政支援的肥藥集採統配模式,積極開展農業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2023年開展肥藥集採統配或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涉農縣域達到60個,農藥集中配供面積達855萬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1.7億件,回收廢舊農膜9000噸。

龍文説,下一步,系統將支援農資企業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創新經營服務模式,大力推進農資銷售與技術服務融合發展,拓展測土配方、統防統治、農機作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等服務功能。

規範管理可追溯

農資品質更有保障

在貴州省貴定縣,每到農忙時節,老城區路口的供銷合作社農資店總是人來人往。“鄉親們的信賴,就是我們的‘金字招牌’。”農資店相關負責人説。

這家農資店的紅火,得益於當地實行的農資商品有假先行賠償制度。貴定縣供銷合作社理事會主任彭朝飛介紹,轄區內網點由貴定縣供銷合作社的相關部門收取信用保證金,存入專戶統一管理,若出現品質問題由供銷合作社全權負責。其他農資經營網點和廠家直銷點在所在轄區工商部門開設信用保證金專戶,若有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給農戶造成損失,經查證可用保證金先行賠付。

當前正值“三夏”農忙時節,農資儲備是否到位、農資品質是否安全、農資價格是否穩定,關係到千家萬戶。據了解,“綠色農資”升級行動開展以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切實加強農資保供工作機制、農資品質管理制度和信用體系建設。定期監測系統重點企業肥料購銷存情況,增強系統農資供應保障能力。

同時,從嚴加強農資品質管理,進一步加大農資品質追溯力度。據介紹,目前已有130家系統農資企業加入“中國農資品質安全追溯平臺”,累計發放産品追溯碼13.5億個,消費者查詢超過9454萬人次,提升了農資企業品質管理規範化水準。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