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迎峰度夏關鍵時期將至 能源電力保供形勢如何?

2024-06-03 10:45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優化調度安排,深挖互濟潛力,釋放通道能力——

迎峰度夏電力供應有保障

今年以來,電力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前4個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超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與此同時,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迎峰度夏關鍵時期即將到來,我國夏季用能用電將呈現哪些新特點?能源電力保供形勢如何?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企業和專家。

用電負荷將快速增長

天氣是影響電力迎峰度夏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1月1日至5月20日,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攝氏度,為歷史第三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副主任劉蕓蕓介紹,預計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除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更高溫度意味著更多用電需求。作為用電大省,江蘇是每年夏季電力保供重點區域。“今年夏季,江蘇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導致降溫負荷需求急劇增加,給電力保供帶來嚴峻挑戰。”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處處長汪志成預計,今年夏季江蘇全網最高負荷同比增加1300萬千瓦。

浙江省電力行業協會也于近日發佈《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倡議書》,呼籲電力企業備戰迎峰度夏。據了解,前4個月浙江省用電量同比增長11.3%,結合目前氣象資訊預報及能源出力測算,今年夏季浙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電力供應和需求都面臨關鍵影響因素變化大、不確定性增多等挑戰,電力供需平衡難度越來越大。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歐陽昌裕説,從用電側看,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高,降溫、採暖負荷“尖峰化”特徵明顯。從發電側看,新能源作為新增發電裝機主體,日內出力波動大,對電力系統的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度夏期間,預計全國用電負荷還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同比增長超過1億千瓦,電力保供面臨一定壓力。”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表示,綜合研判,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局部地區高峰時段可能存在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如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可能進一步加劇。

推進電源電網建設

迎峰度夏,加強電力供應是關鍵,重點工程是抓手。4月1日,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工程——國家能源集團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並網發電,這意味著黃河上游青海段首個千萬千瓦級“水風光蓄”多能互補全清潔能源一體化項目核心工程向全面投産邁出關鍵一步。

長江幹流上,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大型水電站構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不久前,三峽集團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6座梯級水電站部署完畢,水電站運營效率、運作安全可靠性大幅提升,助力迎峰度夏。

電網是連接電力生産端和消費端的核心樞紐。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至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該工程首次把在運交流輸電線路改造為直流線路,可顯著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

汪志成介紹,在電網運作方面,國網江蘇電力按期投運500千伏盱眙—秋藤、西津渡—廻峰山—武南“單改雙”、武南變主變增容等8項主電網、1383項配農網迎峰度夏工程,確保電力資源“送得進來、落得下去”。

隨著新能源佔比不斷提升,迎峰度夏對儲能電站等調節性電源的需求也在加大。5月20日,京能國際山東威海榮成市成山200兆瓦/400兆瓦時共用儲能項目成功並網。該項目是膠東地區單體裝機規模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採用了“共用租賃+電力現貨交易+容量補償”運營模式,不僅提高了儲能電站利用率,也降低了用戶用電成本。

國網威海供電公司調控分中心負責人沙鑫表示,項目建成後預計年調峰及消納電量約2億千瓦時,能夠充分發揮儲能錯峰收儲、移峰填谷的“充電寶”作用,為優化電力系統結構提供有力支撐,確保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平穩有序供應。

深挖存量電力資源潛力

面對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結構性矛盾,一味新建電源並不經濟,在更大範圍內平衡好電力供需是關鍵一招。

5月11日,閩粵聯網工程首次以200萬千瓦滿通道能力送電廣東,全力支援廣東電力需求。受氣候影響,福建入夏較廣東晚一些,兩省電力負荷特性具有互補性。據了解,當5月份廣東開始入夏后,福建仍有富餘電量可以送至廣東,支撐廣東夏季用電負荷高峰;7月至9月西南水電充裕時,廣東一旦有電力盈餘則可送入福建,緩解福建夏季負荷高峰期的供電壓力。兩者具有良好季節互補性。

近年來,廣東、福建兩省發改部門簽訂了電力電量互送協議,建立常態互濟、應急互濟等長效機制,常態化利用閩粵聯網工程輸送能力,擴大了省間電力互濟互惠成果。兩省至今已完成25次電力互送交易。

經過多年實踐,需求側資源也逐步成為一種廣泛參與電網運作、實現供需資源協調優化的重要資源。4月1日起,安徽省優化調整分時電價,峰谷電價時段向前平移、價差拉大、尖峰時段更集中,鼓勵企業通過合理排産、錯峰生産,轉移主要生産負荷至低谷時段,可顯著降低用電成本。

“我們早部署、早行動,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向全部2.5萬戶高壓工業企業開展分時電價宣傳,‘一戶一算’幫企業算好用電經濟賬,服務企業錯峰排産降本增效,助力迎峰度夏保供電。”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市場行銷部市場運營處處長白雲龍説。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趙莉表示,要深挖電網跨區、區域電網內部餘缺互濟潛力,督促各地利用市場化方式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推動供需兩側協同發力,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消費需求提供可靠保障。(王軼辰)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