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武漢:城市管理添了“千里眼”

2024-05-31 11:30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公安分局提示您,此路段為臨停區域,請儘快駛離。”一架無人機正在一輛停留較久的汽車上空向司機“喊話”提醒,司機聽到提示後,連忙駕駛車輛離去——這是5月16日8時許,記者在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科技會展中心A3齣口輔路附近見到的一幕。

“喊話”的無人機,操控在普宙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飛手”王雲坤的手中。“今天上午9點,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在這裡舉行,參加展會的人流、車流將會和早高峰人流、車流疊加。所以我一早就到會展中心附近放飛無人機,協助警務指揮中心維持交通秩序。”王雲坤告訴記者。

無人機在警務領域發揮作用,是當地公安機關與科技企業合作的結果。

“無人機將現場畫面實時同步至指揮中心,根據情況,指揮中心可通知民警到現場處置或通過無人機直接提醒,高效解決擁堵問題。”現場,3架無人機有序飛行,王雲坤不時通過手持終端的螢幕觀察周邊的交通情況。

記者穿過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的展覽區域,走到一處安靜的角落,只見一間臨時佈置的警務指揮中心,這裡是匯集各種數據的“數字大腦”。9塊大螢幕鋪滿整面墻,會展中心內外各個區域的畫面在這裡實時顯示。旁邊,電視螢幕上是無人機拍攝的周邊實時路況,公安民警和來自相關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關注著畫面。

“過去我們主要掌握固定點位攝像頭傳回的視頻資訊,難免存在‘盲區’。無人機飛行線路更靈活,拍攝角度更全面,在大型活動、交通疏導、治安巡邏等場景中,作用突出。”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警務指揮處副主任、資訊化實戰應用專班負責人李子劍説。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武漢高新技術産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公司落戶‘光谷’後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為公安機關提供無人機智慧警務服務。”普宙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安全組組長聞斌説。

馬拉松賽事、大型演唱會……去年以來,無人機已應用到東湖新技術開發區60余個大型活動的安保工作中,累計飛行1800余架次。

隨著技術合作深化,無人機協助警務的應用場景更多樣。“今年清明假期,我們就利用無人機紅外熱成像功能觀測起火點,及時發現和處置了疑似祭掃燃放引起的煙霧火情11起,防範了森林火災的發生。”李子劍説,“山林間固定攝像頭不足,樹木遮擋易導致‘看不見、看不清、找不到’。而通過無人機巡航和定位則‘一目了然’。”

據了解,2022年至2023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有關科技企業共同建設“低空共用無人機試點項目”,選取城管局、環境水務局、交通大隊等6家單位,聚焦火點及煙霧識別、違規建築識別、空氣檢測、違停抓拍等9個應用場景,共建設11套無人機自動機庫,無人機採集的數據可跨部門共用復用。每到執行任務時,圓球形的機庫自動打開,無人機按設定線路飛往“執勤”地點,將“觀察”到的景象實時傳回資訊指揮系統,猶如“千里眼”,助力城市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