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多部門作出部署

2024-05-29 09: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投資是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圍繞擴大有效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近期在大規模設備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等方面作出部署。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新舉措加快落地見效,相關領域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今年以來投資保持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投資形勢如何?四組數據傳遞出積極信號——

看製造業投資,1—4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7%,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5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54.8%,比1—3月份提高2.5個百分點。

看基礎設施投資,1—4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8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3個百分點。

看高技術産業投資,1—4月份,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9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4.5%,增速比1—3月份加快1.8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27.6%,資訊服務業投資增長19.9%,科技與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16.5%。

看重大項目投資,1—4月份,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0%,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8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3個百分點。其中,計劃總投資10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增長10.1%,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劉愛華表示,總體上看,在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相關政策帶動下,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保持了平穩增長。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

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新舉措正加快落地,大規模設備更新是其中之一。

從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到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再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5月24日對外發佈《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7年,引導推動全國文化和旅遊領域更新一批設施設備,保持相關投資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舉措相繼出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制定落實相關行動方案和政策舉措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加大中央投資對設備更新和迴圈利用項目的支援力度,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設備更新需求持續釋放。

各地也在加快出臺政策措施。5月28日,安徽省發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5月14日,浙江省發佈推進農業領域設施設備報廢更新和建設提升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7年,全省農業領域設施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

劉愛華分析,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1—4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2%,快於全部投資1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

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

去年中國增發1萬億元國債,專項用於支援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目前進展如何?

李超介紹,相關資金已於今年2月前全部下達各地方。增發國債項目進展總體順利,各地正在抓緊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約1.1萬個,開工率超過70%,特別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總體進展較快。“國家發展改革委從資金下達、項目推進和過程監督等全鏈條做出了一系列安排,確保增發國債項目既能支援災後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也能發揮在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就業增收、改善居住生活條件等方面的作用。”李超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李超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第一批項目下達準備,梳理出一批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要求、可立即下達投資的重大項目,待國債資金到位後即可加快建設。

“下階段,要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持續有力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説,同時,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持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促進投資高品質發展。(記者 邱海峰)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