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解析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施工圖”:有哪些重點內容?

2024-05-29 09:42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題:構建共治體系、打擊侵權假冒、改革審判機制——解析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施工圖”

新華社記者宋晨

到2027年,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智慧財産權保護網路更加完善,“大保護”工作格局全面形成……《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國家智慧財産權局2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這一“施工圖”的重點內容。

構建智慧財産權保護社會共治體系

方案提出,要構建便捷高效、解紛多元、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智慧財産權保護社會共治體系。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智慧財産權保護司司長郭雯表示,構建社會共治體系重點在於堅持政府引導和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調解組織、仲裁機構、公證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方力量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國智慧財産權系統指導管理的調解組織達20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成為化解智慧財産權領域糾紛的重要力量。”郭雯説。

此外,國家智慧財産權局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總對總”線上訴調對接機制,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送案件調解成功率達80%;會同司法部積極推進智慧財産權仲裁工作,2023年全國29個省(區、市)121家仲裁機構開展了智慧財産權仲裁工作,處理仲裁案件5249件,標的額超49億元。

郭雯表示,下一步,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將按照方案部署,加強智慧財産權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依法依規對智慧財産權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懲戒,持續提升全社會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

打擊侵權假冒 懲治惡意訴訟

侵權假冒問題一直是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方案明確,要深入推進智慧財産權行政執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佟波介紹,市場監管總局今年4月已印發《“守護智慧財産權”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5年)》,在全國開展為期兩年的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對打擊商標侵權等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作出重點部署,突出民生導向,以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電子産品、家用電器、家居家裝、服飾箱包、酒類産品、兒童玩具等為重點,嚴厲查處商標侵權違法行為。”佟波説。

佟波表示,還將嚴厲打擊網路銷售、直播帶貨中的侵權假冒,以及搭棚擺攤、特賣促銷活動中銷售假冒倣冒知名品牌商品等違法行為,並對企業反映較多的惡意搶注商標等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惡意訴訟以維權之名、行牟利之實,方案提出要持續推進懲治惡意訴訟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智慧財産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萬勇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國檢察機關共通過提出抗訴和制發再審檢察建議監督再審智慧財産權民事案件6100多件,移送涉嫌犯罪線索150多件。

據介紹,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根據最高檢移送的惡意註冊線索,已將129件涉奧林匹克標誌和英烈姓名的商標宣告無效。

推進“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

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也需研究制定符合智慧財産權案件規律的訴訟規範。方案提出,要深入推進智慧財産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丁廣宇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有25個高級法院、242個中級法院和287個基層法院實現了智慧財産權案件“三合一”的集中管轄和統一審理。

通過“三合一”改革,智慧財産權審判質效不斷提升。“如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區的智慧財産權民事案件上訴率在5%至6%之間、再審申請率在0.4%至0.7%之間,遠低於全國智慧財産權案件平均數值,也低於這些省份其他民事案件的上訴率和再審申請率。”丁廣宇説。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會同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共同研究,統籌發揮智慧財産權民事、行政、刑事審判職能,促進民事賠償、行政履職、刑事追訴依法協同。”丁廣宇説,將以更加完善的智慧財産權審判機制保障智慧財産權審判高品質發展,服務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