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人的故事>

福建建陽:三代茶人的堅守成就匠心

2024-05-24 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福建建陽5月24日電 (張麗君 吳珺)雨停了,踏著泥濘的山路,記者一行與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小湖鎮秦溪村茶人羅仁榮一行前往深山茶園採茶。

登上海拔600米以上的原生態茶山,雲霧繚繞,翠綠叢生。清新的空氣與茶香混合,讓人心曠神怡。

小湖鎮生態茶山一景。張麗君攝

今年72歲的羅存滿是羅仁榮的父親,他早早就在山頭上採茶。羅仁榮的兒子、大一學生羅積斌套上雨靴,一點不怕苦,一會就摘了大大一筐。一家三代與茶人們忙碌開來。

72歲的羅存滿(前)與茶人採摘新茶。張麗君攝

羅存滿早年就開始種植小湖水仙茶,他最注重的是傳承手工制茶手藝。“我爺爺就是做茶的,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制茶。”制茶几十年的羅仁榮表示,傳統的手藝不能丟,匠人的心不能丟,要代代相傳。

羅仁榮(右二)和兒子羅積斌(右一)在茶廠忙碌著。張麗君攝

據悉,小湖鎮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60余家茶企及茶葉合作社嚴格按照生態有機標準,推廣生態茶園種植模式,對茶園日常管理進行監督,確保茶産品健康、綠色、環保。

“我這次請了兩個星期的假。從小耳濡目染,就喜歡制茶。”就讀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葉生産與加工技術專業的大一學生羅積斌,專程請了茶學專業特有的“春假”,回到家鄉助力父母應對一年一度的採茶旺季。

羅積斌説,“我不怕制茶的苦,特別選了這個茶專業,爺爺、父親的手藝我想認真學下來。”他還與村裏人開設了直播,推廣當地的好茶。

建陽區小湖鎮是水仙茶發源地,小湖水仙茶作為烏龍茶類的上乘佳品,製作技藝細緻,工序繁冗。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乾,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南平市建陽區仁積學茶廠負責人羅仁榮和兒子羅積斌在茶葉加工車間忙碌著。

據了解,建陽區小湖鎮秦溪村于2019年被列為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水仙茶),是小湖水仙茶的主要原産地之一,茶葉種植面積4000多畝,有茶企10余家,年産精製茶達到20多萬斤,今年茶青預計産量可達到130余萬斤,産值可達1500余萬元。

目前,全村共有156戶村民參與茶葉種植、採摘、加工等項目,村民僅僅在茶廠當散工製作春茶就可增收3000多元收入。小小茶葉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

“小湖鎮將聚焦茶葉品質提升、茶産業主體發展、産業融合轉型,統籌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高位嫁接武夷岩茶産業集群,提高茶産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鄉村振興。”小湖鎮黨委書記葉強介紹。(完)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