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低空經濟乘勢起飛,開拓“萬億規模”新藍海

2024-05-23 14:4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深圳至珠海的首條低空短途運輸航線正式開通,乘客可搭乘直升機從深圳南頭直升機場往返珠海九洲機場,通行時間由原先約2小時車程縮短至20分鐘,這為商務往來、旅遊觀光、家庭出遊提供了新的選擇,進一步豐富了大灣區綜合交通網路體系。深圳-珠海低空短途航線的火速開通,是當地搶佔低空經濟新賽道的一個縮影。

何謂“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低空經濟一般是指各類航空器在真高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進行各類飛行活動及其輻射産生的經濟形態,主要包括低空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和低空飛行保障四個板塊,具體涵蓋居民消費和工業應用兩大場景,呈現出産業鏈條強勁、應用場景複雜、使用主體多元、輻射效果明顯等特點,其發展主要依託技術進步、政策支援和市場需求。

科技創新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技術進步為低空飛行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航空器和飛行控制系統。目前,國內低空飛行器行業在無人機及通用航空器的設計、研發與製造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眾多企業紛紛涉足無人機製造、應用服務等領域,在適航審定、航線執飛、上線銷售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進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鏈。以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UAM(城市空中交通)為代表的“新通航”已走在世界前列。

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向好,政策舉措不斷優化。不久前,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各省市也正在加速佈局低空經濟賽道,競相發力建設“天空之城”。作為新質生産力催生的綜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強勁賦能已漸露蓬勃之勢,迎來了重大機遇期,2024年也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

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産業鏈的關鍵一環。向低空拓展,不只是尺度的擴張,更是維度的擴張,帶來了無限的新經濟資源。眼下,低空經濟已經廣泛融入觀光旅遊、農業生産、環境監測、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領域,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飛行半徑”不斷延伸。民用無人機已在農林牧漁和娛樂航拍等領域率先實現行業普及,有人/無人協同運作、載人飛行等已進入試驗驗證階段,無人機物流配送業務已延伸到城市商圈與社區,eVTOL機型的適航審定工作也正在穩步推進。

低空經濟迎來風起之時,其背後所蘊含的超萬億市場規模逐漸顯現,展現出巨大潛力。有機構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其中作為前沿賽道的eVTOL産業規模接近10億元,民用無人機産業規模接近1200億元。截至2024年2月,中國低空經濟領域共有超5.7萬家企業正在加快搶佔“低空版圖”,試圖“乘風起飛”。

從區域角度來看,地方政府靈活運用各類財政工具,一體推進低空經濟各産業環節協同發展,産業集聚優勢明顯,呈現出各自的産業特徵。其中深圳作為全球聞名的“無人機之都”,憑藉著産業政策與資源上的優勢,集聚了大量無人機行業頭部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産業基礎與相對完備的産業配套,飛行規模全國領先。

也應看到,相較于高空飛行成熟的空域管理和商業運營,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航空器設計製造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路線,低空數字化、調度自動化和飛行無人化等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還有待進一步突破,等等。引導低空經濟乘勢起飛,助力低空經濟“飛”得更高、“飛”得更快,基礎在於優化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要充分釋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動能,優化空域資源配置,提高空域資源管理效率,擴大低空空域開放,提升安全監管效能,建立健全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與此同時,要夯實低空基礎設施,在充分利用直升機停機坪等通航基礎設施的同時,推動通信導航、氣象裝備、能源動力以及低空空域管控系統、無人機飛行資訊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更新換代。期待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空中的士”能加速走進大眾生活,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元的出行選擇,為經濟增添更澎湃的增長動力。

(作者:孫新,係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