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多名炫富網紅被封,向不良價值觀亮劍

2024-05-23 13:55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多位炫富網紅被封,是相關平臺落實清朗行動的具體舉措,同時也表明“炫富”這門流量生意走不通了。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5月21日晚,擁有400多萬粉絲的網紅“王紅權星”已被各平臺封禁。同時,被禁言的網紅還包括柏公子、鮑魚家姐。當前,王紅權星的抖音賬號顯示被封禁,柏公子、鮑魚家姐的抖音賬號則顯示“該用戶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已被禁言”。

一夜之間,從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到全網“查無此人”,雖然目前相關平臺尚未公佈具體原因,但不難發現,此次被封禁或者禁言的網紅,都曾在社交平臺高調炫富,其中王紅權星曾曬過大量珠寶,自稱“全身沒8位數不出門”。

如果僅是富人單純地分享真實生活,財富來源合法正當,不過是通過炫富滿足個人虛榮心,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從“炫富始祖”郭美美開始,炫富就是一門流量生意,無論是前期進軍娛樂圈還是後來做減肥藥生意,終極目標都是帶貨。

此次被封禁、禁言的三位網紅也不例外。他們靠“炫富”走紅後,都進行過直播帶貨——“富豪”炫富也都是為了致富。這些炫富網紅表面上是分享富人日常,背後念的卻是收割粉絲的生意經。當然,至於這些網紅中是否有涉嫌編造虛假資訊、人設造假等情形,還有待官方進一步調查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4月21日,中央網信辦發佈《關於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就將“迎合低俗需求製造炫富人設,刻意展示金錢堆砌的奢侈生活,借此吸粉引流”列入了整治的重點問題。從行動發佈到三位炫富網紅封禁,正好一個月時間,或是專項治理行動的階段性成果。

就在上周,多個平臺發佈關於打擊宣揚炫富等不良價值觀資訊的公告。據此來看,炫富網紅被全網封禁也就並不意外了。相關平臺採取封禁手段,正是落實清朗行動的具體舉措,同時也釋放出鮮明的信號——“炫富”這門流量生意走不通了。

平臺對炫富網紅採取封禁、禁言措施,輿論場上也有不同聲音。其實,這並非是針對個人分享自由的限制,而是對宣揚不良價值觀亮劍,同時也是遏制拜金主義氾濫乃至建構健康的網路文化的必要之舉。

這並不是否定人們追求富裕生活,相反社會鼓勵人們勞動致富。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小範圍的個人鬥富不同,網路炫富面向的則是社會大眾。

揮土如金的奢侈生活,經由網際網路放大後,炫富本身在滿足受眾的“窺探欲”的同時,也會像病毒一樣蔓延,引發跟風和模倣。這也導致一些“人造富豪”大行其道,連包裝富豪人設的素材,比如奢侈品、豪車豪宅等購買記錄都成了可售賣的“商品”。

有研究者指出,網路炫富並不是一種正常的價值呈現和享受財富的行為,而是以展演的方式片面誇大財富的“暈輪效應”,以致財富最終成了衡量一個人價值和能力的唯一標準。

所以,炫富並不觸犯法律,但也難言有理、正當。拜金主義一旦氾濫,這對判斷能力較低的青少年來説,産生不良的示範效應不容小覷,無疑將會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以此而言,網路上這股奢靡之風必須剎住。

不可否認的是,社交平臺對於炫富潮流的形成,具有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因而,維護清朗網路空間,治理網路炫富還需要平臺持之以恒,不能等這輪集中整治的專項行動過後,又颳起“炫富風”。

對此,還需要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形成有效監督與打擊合力。一方面,平臺需在提升內容生態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倡導社區自覺抵制炫富等不良風氣,推動形成社會共識;另一方面,對炫富等違規內容“零容忍”,通過不斷優化改進演算法機制,加大人工巡查力度等方式將其納入日常管理。

如此,網紅靠“炫富”致富這條路,恐怕就走不通了。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