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項目開工率超七成 萬億增發國債加快落地見效

2024-05-23 11: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去年我國增發1萬億元國債,用於支援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記者獲悉,相關資金已於今年2月前全部下達到各地方。各地正在抓緊推動增發國債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開工率超過70%。相關部門將推動剩餘項目力爭在6月底前全部開工。

眼下,石家莊市高邑縣農村公路水毀重建工程鄉道Y359白西線北焦村段機械設備轟隆作響,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護坡澆築作業。今年高邑縣水毀農村公路及附屬設施恢復重建工程總里程3.759公里,總投資1245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以上。

據介紹,今年石家莊市農村公路增發國債項目涉及30個項目包,國債資金共下達7.31億元。44個階段性恢復項目已完工,其餘167個國債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

去年下半年,我國增發1萬億元國債,主要用於8個重點領域,包括支援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此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下達工作,將增發國債資金落實到約1.5萬個具體項目。

“增發國債項目進展總體順利。”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近日表示,各地正在抓緊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的約1.1萬個,開工率超過70%。特別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總體進展較快,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8省市項目開工率達到80%左右。一批與民生福祉密切相關的教育、醫院、道路、供水等項目已基本完工,能夠在汛期前投入使用。

1萬億元增發國債中,超過一半用於防洪排澇等相關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支援地方水毀工程修復及灌區建設等水利工程項目。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1至4月,增發國債水利項目已實施5870個項目,完成投資1060億元。其中,大中型灌區新建和現代化改造項目927項,完成投資175億元。

“去年增發國債用於支援灌區的項目數量近1200個,為推進灌區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這些項目完成後可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約6000萬畝。”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一級巡視員張敦強説。

值得注意的是,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全部列為中央財政赤字,還本付息由中央承擔,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業內專家表示,增發國債極大地緩解了地方資金壓力,既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正常生産生活條件、大力提升災害防治能力,也有利於托舉基建支出保持一定強度,擴大有效投資。

“伴隨增發國債資金全部下達地方,增發國債資金重點投向的農林水事務、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一季度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3.1%、12.1%,增速較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均有抬升。”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閆彥明説。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推動增發國債項目加快建設實施。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組織召開的全國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實施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將推動增發國債項目於今年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特別是推動加快防汛、水毀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重點恢復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並投入使用。

李超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從資金下達、項目推進和過程監督等全鏈條作出了一系列安排,確保按時保質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充分發揮國債資金的效益。其中,建立了項目線上調度機制,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督促。同時,組織地方對項目進行自查,在此基礎上,今年分三批對31個省份的項目開展全鏈條全週期式實地督導,幫助地方解決困難、推動項目加快落實。(記者 汪子旭)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