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是否追隨美國關稅政策,考驗歐洲戰略自主

2024-05-23 09:00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21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德國法蘭克福參加活動時聲稱,“美國和歐洲需要以戰略和聯合的方式應對中國的工業産能過剩”,還公開敦促歐盟採取緊急干預措施,“遏制”中國日益增長的綠色技術出口,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由於德國是對涉華電動汽車加稅反對態度最為堅決的歐盟大國,不難看出,這是一段無論地點還是措辭都精挑細選的講話。

顯然,耶倫的目的是向歐盟施壓,人為在中歐之間製造摩擦,將歐盟緊緊地綁在美國的戰車之上。最近幾天內,耶倫頻繁就所謂“應對中國産能過剩”向歐洲喊話,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瞭美國在打壓中國新能源産業上的無力與焦慮,因此才如此急切地想要拉上歐洲,希望歐盟能為自己“衝鋒陷陣”。這本質上是在經濟問題上對歐盟進行政治脅迫。

對歐盟而言,目前它正面臨一個並不輕鬆的選擇:是要緊隨美國對中國採取一致行動,還是繼續保持歐盟的戰略自主;是要不惜代價封殺中國的電動汽車,還是要維護歐盟自身企業的利益、維護全球化格局。此外,歐洲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先行者,它一度在這方面為全球作出了表率,因此,是否選擇追隨美國設置綠色貿易壁壘,也考驗著它是否真正堅持了自身的綠色發展議程。

目前來看,歐洲方向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大的戰略自主與政治清醒。據《南華早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回應耶倫言論稱,將採取“不同的做法”。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也曾表示,目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中有 50% 是西方製造商的産品。此外,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之前表示,提高關稅的唯一目的是保護一個行業,“但我們的行業不需要保護”。

而一個更為根本的原因在於,美國打壓中國新能源産業,不可能獲得成功,任何有遠見的政治家都不難看清這一點。通過不被國際社會認可的301條款,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動輒對他國進行關稅懲罰,美國的這一做法不僅嚴重違背其在WTO內的關稅承諾,是典型的貿易保護行為,同時也攪亂了國際市場的正常秩序,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曾深受其害。如今美國再次舉起關稅大棒指向一個具有無限生機的朝陽産業,結果會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歐洲還應該看到,中國的工業産能和製造能力是在改革開放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不乏中國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合資合作所帶來的經濟溢出效應。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歐洲公司也從中受益。今天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快速發展,順應了國際節能減排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對全球綠色節能減排的巨大貢獻。從全球完成節能減排的大局出發,任何對新能源産業的打壓和限制都是不合時宜的,也是逆潮流而動的錯誤行為。相信歐洲對此能有充分認識。

實際上,脫離開美國一些人的視角,中國的發展和開放給歐洲及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風險。自由貿易精神是歐盟之本,也是歐盟經濟繁榮的源泉。保護主義解決不了歐盟的問題。保護的是落後,失去的是未來,這一點歐盟很多有識之士都很明白。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都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華盛頓經常把“歐洲朋友”挂在嘴邊,希望它尊重歐盟的切身利益,也尊重歐盟與其他國家獨立自主發展關係的權利。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