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政策部署加快落地 製造業轉型加“數”跑

2024-05-22 11: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為加速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近期央地加快政策部署落地,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援,引導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向中小企業匯聚。

窗明几淨,幾百台經編設備飛快運轉,現場只有幾名工人在查看設備運作情況……在福建晉江華宇錚鎣集團織造車間裏,雪白紗線轉眼間變成布匹運出。經編設備上方10多個攝像頭,實時監控生産流程。

“通過智慧找布系統,客戶在3萬多種布料款式中一秒就能找到需要的産品,這正是數字化帶來的效果。”華宇錚鎣集團執行總裁蘇成喻説,自數字化生産以來,車間裏各個生産環節均通過大數據銜接,産品研製週期從平均30天縮減到15天,産品不良率從25%降到5%。

伴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廣大製造業企業正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三年實施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範工廠、萬餘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技術在90%以上的示範工廠得到應用。智慧製造裝備産業規模已達到3.2萬億元以上。

不過,業內專家也表示,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仍有技術難題、供需偏差等難點待突破,需要進一步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短板環節,面向不同行業場景提供差異化、專業化路徑指導。

值得關注的是,相關政策舉措將進一步發力。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會議明確“要根據製造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做好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工作”等具體要求。

與此同時,從謀劃佈局智慧製造領域的相關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到做強核心元器件、關鍵電子材料、終端製造等關鍵鏈條;從深入推進智慧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建設,到打造“小快輕準”數字化産品和解決方案……部委地方正在積極部署推進,加大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提質擴面。

“我們將面向對國民經濟影響大、帶動力強、數字化基礎好的重點行業,開展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專項行動,加強供需對接、標準宣貫、應用推廣,加快重點行業智慧化升級,提升高端裝備、關鍵軟體、智慧終端等重點産品和裝備智慧化水準。”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

此外,相關舉措還針對不同行業場景精準發力。例如江西將分類實施“一鏈一場景”,對電子資訊、有色、裝備製造等上下游依存度高的産業,推進“鏈式”數字化轉型;安徽將圍繞電子資訊、汽車、家電、建材等重點行業,鼓勵工業企業運用5G等新型網路實施內外網改造。

在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化與軟體産業研究所副所長宋穎昌看來,我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正步入走深向實的關鍵階段,央地協同出臺系列政策,將構建一套政策體系,加快産業實踐、技術創新。同時,也推動面向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資訊等重點行業,系統梳理各行業轉型需求、痛點難點、典型場景,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差異化、專業化路徑指導。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根據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2024)》,問卷調研顯示,超過一半中小企業認為資金不足是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問題,超六成中小企業反映數字化人才缺乏。

面對中小企業技術薄弱、資金和人才有限等短板,系列政策“服務包”不斷推出。

近日,財政部、工信部啟動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今年將選擇35個左右城市開展試點,加快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培育一批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商等。此外,廣西日前下達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配套獎勵資金,廣東、重慶等地多措並舉強化數字技能人才培養。

宋穎昌認為,隨著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的持續推進,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給體系將不斷完善,資金、人才等資源加大投入,將有效降低中小企業轉型成本和難度,實現“試成一批、帶動一片”規模轉型效應。(記者 郭倩 董建國 實習生 朱育瑩)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