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積極因素增多、信心持續提升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

2024-05-21 13:01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央視網消息:5月20日,《新聞聯播》報道了我國造船業、外貿企業、城市建設、糧食生産等多行業的好消息。多領域多方面呈現的積極因素為下階段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前景再次注入信心。

今年一季度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同步增長

記者5月20日從工業和資訊化部了解到,一季度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保持同步增長,造船大省的表現突出,全國造船完工量的90%為出口船舶。

今年1—3月,我國造船完工量123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7%;新接訂單量241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9.0%;手持訂單量1540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5%。以載重噸來計算,三大指標分別佔到了全球總量的53.8%、69.6%和56.7%。

從造船省市分佈來看,江蘇、上海、遼寧、山東、浙江5個省市的造船完工量總數佔到全國總數的90.1%。其中,造船大省江蘇一季度造船完工量佔到全國的50.1%,拿下了全球超過30%的訂單,數量多的同時,船舶的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也越來越高。前不久,江蘇多條高技術船舶紛紛試航或交付,像這艘全球重箱裝載量最大的集裝箱船,多項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建造這樣一艘船,目前僅需14個月的時間。

1—3月,我國船舶出口金額99.2億美元,船舶出口占全國造船完工量的比重為90%。

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向好

商務部近期調研顯示,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貿易整體延續復蘇態勢,我國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向好,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持續提升。

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額增長5.7%。4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明顯提升至8%。外貿規模增長的背後,是我國外貿企業持續提升産品的國際競爭力、運用新技術開拓海外市場,斬獲國際新訂單。在浙江義烏,廣大外貿企業敏銳捕捉和把握奧運會、歐洲盃等體育經濟商機,前4個月,義烏出口體育用品增長45.6%。我國跨境電商平臺還建立了多語種站點,上線了人工智慧外貿助手,可以實現多語種實時翻譯和一鍵生成圖文、視頻內容。

從市場看,我國對傳統和新興市場的貿易都呈現出增長態勢。4月,受庫存消化、需求恢復等因素帶動,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其中,對歐盟增長3.3%,對美國增長6.2%。與此同時,對新興市場進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別增長14.4%、9%。 

商務部近期調研顯示,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向好,超八成廣交會參展企業在手訂單金額持平或增長。

我國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四部門發佈指導意見,提出13項具體措施,全領域、全過程、全方位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在培育壯大城市數字經濟方面,相關部門將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鼓勵平臺企業構建多層次産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同時,還將推動金融、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和商貿、文旅、康養等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還提出將探索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探索構建個人企業碳賬戶、碳足跡等數據空間應用,更好服務城市高效能治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

各地搶抓農時保障豐收

“三夏”時節,各地搶抓農時,全力抓好夏收、夏管、夏種,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麥浪滾滾搶收忙。四川全省910萬畝小麥目前已收穫近八成,為了提高收麥進度,綿陽遊仙區推行農村土地託管服務,引導農戶將零散土地集中起來,統一田管、集中收割。湖北南部小麥産區目前已進入收穫尾聲,北部主産區開始大規模機收,多地為農機手設置跨區作業接待站,做好農機手的後勤保障。

在産糧大省安徽,4300多萬畝小麥由南向北陸續開鐮收割,全省計劃投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約17萬台,抓住未來幾天的晴好天氣,加緊進行收穫。同時,安徽各地做好騰倉並庫工作,保證夏糧顆粒歸倉。

陜西、新疆等省區因地制宜,運用新設備、新技術助力夏管。在河北邢臺大曹莊農場,這臺正在作業的自走式噴灌機集澆水、施肥、噴藥于一體,一天能澆600畝地。山東萊西搭建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農戶在手機上設置好程式,噴灌機與無人機便可以“互相配合”,進行“一噴三防”作業。甘肅河西走廊大力推廣小麥灌溉新技術,滴灌更精準,省水又省肥。今年,酒泉市著力發展高效節水農田超過130萬畝。

眼下,江西贛州210萬畝早稻已進入分蘗期,病蟲害防治尤為關鍵。今年,當地積極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植保無人機等多層次防治方式,提升防蟲效率,夯實糧食豐收基礎。 

4月份我國民航國際客運規模突破500萬人次

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獲悉,4月份,民航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595萬人次,同比增長10.6%。

國內客運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8.1%,國際客運規模突破500萬人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3.8%,恢復水準連續3個月超80%。

目前,我國國際客運航班通航70個國家,其中,比2019年新增科威特、塞爾維亞、坦尚尼亞、盧森堡、巴布亞紐幾內亞5個通航國家。

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客運航班量已恢復至每週4053班,約為2019年的76.6%,比行業平均恢復水準高3.5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