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更安心舒心

2024-05-20 13: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上月底,新就業群體“友好商圈”在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落地。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三里屯SOHO在屬地街道協調下,路邊非機動車停車位更多地留給需要高頻進出、停放車輛的騎手使用;餐飲商戶最集中的3.3大廈開放了工作人員電梯供外賣騎手使用,電梯可直達餐飲層並設置指引標識,方便騎手取餐……這些充滿換位思考的舉措,充滿了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關照。

近年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上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成為我國勞動者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目前,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佔職工總數的21%。但也要看到,新就業形態具有雇傭關係靈活化、工作內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彈性化等特點,給從業者的權益保障造成了困難。

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讓他們工作安心、舒心,既是一道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考題”,更是一道需要細緻解答的“必答題”。只有保障和維護好其合法權益,解決好其生活中急難愁盼問題,才能調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高積極性,進而創造更多新業績。

權益保障,越織越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及“新就業形態”的概念,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近幾年,《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相繼出臺,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關愛不斷落地落實落細。一份份政策“禮包”,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各項權益得到保障,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造出更為良好的從業環境。

小事不小,以心暖“新”。除了在制度框架上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予以保護,各地不斷探索,將服務舉措落實落地,解決他們生活中的急難愁盼。浙江省溫州市推出“陽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廳”,回應當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調查問卷中最關心的“就餐難、就餐貴”的問題;江蘇省海安市海安街道“新就業群體子女愛心暑托班”、四川省自貢市職工之家面向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寒假託管公益服務活動,給足孩子們假期之樂,讓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得以專心工作而無後顧之憂……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溫柔相待”,讓他們有了更多職業榮譽感和社會歸屬感。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生活一定會更有尊嚴,更有保障,更有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也將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