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學者:“中國製造”正改變拉美人的生活
導讀
最新研究指出,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合作正深刻影響地區面貌和當地人生活。更多的中國移民讓拉美民眾有機會直接與中國人進行日常接觸。“一帶一路”項目在更多拉美國家落地,涉及的行業更加廣泛,科技含量更高,有力促進了當地就業和環保。隨著中拉關係邁上新階段,中國企業應充分認識自身産品和服務對當地社會的重要性,提升適應能力和應對策略。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恩裏克·杜塞爾·彼得斯 (Enrique Dussel Peters)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墨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
今年2月,美國匹茲堡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書,名叫《連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基礎設施與日常生活》 (Connecting China,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Infrastructure and Everyday Life)。全書共13章,近400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深入探討了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活躍存在,及其國際合作的新維度。該書特別聚焦于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合作,反映了中國如何影響了這些地區的日常生活。
這項研究起始自2016年,當時一支由中國和拉美國家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一場研討會。此後,該團隊又在匹茲堡大學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繼續開展了系列學術會議。這些成果具有現實意義,清晰地揭示了中國在拉美國家的具體影響:隨著當地數億用戶和消費者開始使用並購買“中國製造”的産品和服務,他們的日常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和改善。
近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強調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正在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的現代化、高品質發展。
中國在拉美地區貿易、投融資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顯著改善了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大多數使用中國産品和服務的拉美人可能並不怎麼關注高層的政治討論,但卻對這些討論帶來的實際變化十分敏感。他們基於個人經歷塑造了對中國的感知和看法,這些看法在很多情況下可能與該地區精英的觀點並不完全一致。
當前,中國的新一波移民浪潮以及對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已經成為塑造拉美地區日常生活的兩個顯著因素。
21世紀,中國移民對智利、墨西哥和秘魯等拉美國家産生了巨大影響。它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直接與中國人進行日常接觸的機會,而且引入了新穎的觀念和思想,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促進了中國與拉美地區“民心相通”。
中國在阿根廷、巴西、厄瓜多、牙買加和秘魯等國推進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這些國家民眾的日常生活。在數量上,這一影響尤為顯著:已有超過250個中國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在該地區落地,為當地創造了近80萬個就業崗位,數億民眾正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港口、機場、高速公路、地鐵和無線網路建設項目。
中國企業在拉美地區實施基礎設施項目,不僅推動了當地的發展,也促進了該地區公共和私營機構與中國企業之間認知的“正常化”。除了這種直接的學習過程,中國在拉美的基礎設施項目至少有兩個方面很重要。第一是進入21世紀以來,這些項目展現出了顯著的多樣性——投資的國家更多,涉及的行業更廣。中國投資的項目已經擴展到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秘魯等多個國家,其中巴西仍是中國基礎設施項目最重要的接受國。
行業多樣化的特點也很突出: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投資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領域,但最近,中國在交通領域(包括港口、機場和高速公路)的投資日益增多。即便在能源領域,中國投資項目也已經從化石能源擴展到更廣泛的能源類型。
第二,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正在全方位地深刻重塑拉美地區面貌。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本書中所述,中遠集團在秘魯錢凱港的投資,以及中國國家電網集團在巴西的特高壓輸電項目,不僅影響了該地區的日常生活,而且在促進就業和環境保護方面也産生了積極影響。
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影響著數億人的日常生活品質。這反過來要求中國企業必須意識到其産品和服務對當地社會的重要性。隨著更多中國人和中國基礎設施項目進入拉美,中國企業亟需提升自身的適應能力和應對策略。迄今為止,大多數地區和雙邊機構尚未充分意識到,中拉關係已經邁上新階段,達到新高度。為了中拉關係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將這個問題作為首要議題。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China increas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LAC in everyda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