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中匈關係發展給中歐合作提供示範和信心

2024-05-11 09:4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匈牙利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2024年是中匈建交75週年。5月8日,習近平主席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是中匈關係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中匈兩國交往歷史源遠流長。許多學者將匈牙利人的起源指向遙遠的東方,許多匈牙利人自己也對匈牙利民族來自東方的説法深信不疑,這無疑給兩國關係增添了很多浪漫和遐想的空間。

匈牙利是中東歐地區重要國家,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合作夥伴。2015年6月,王毅外長對匈訪問期間,同匈外長西雅爾多共同簽署中匈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這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簽署的首份“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文件,具有引領和示範意義。2017年5月,匈總理歐爾班來華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正式訪華,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9年,歐爾班總理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2年12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與匈外長西雅爾多共同簽署兩國關於建立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委員會的協定。2023年10月,歐爾班總理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正式訪華。在訪華期間,歐爾班總理明確表示,匈方深信,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給世界帶來重大改變,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給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匈方堅定支援並將繼續積極參與。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匈,雙方將中匈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可以看出,匈牙利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援者。同時,匈牙利也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成員,匈塞鐵路正在持續取得進展,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在經貿投資領域,近年來兩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中國是匈牙利在歐洲以外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2023年中匈雙邊貿易額達145.2億美元。中匈雙邊貿易以附加值較高的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為主,其中,電機、電氣設備及零部件,鍋爐、機械器具及零部件,車輛及零部件,光學、照相、醫療設備及零部件等四大領域在雙邊貿易額中的佔比超過80%。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匈投資,2023年中國再次成為匈牙利最大外資來源國。尤其是汽車相關企業,投資的規模和速度引人注目。2022年,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宣佈在匈牙利投資73億歐元鉅資,建設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2023年12月,比亞迪公司宣佈將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産基地,涉及投資金額數十億歐元,預計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近日,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表示,匈牙利現已成為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的主要目的地,“這些工廠一旦建成,將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

夯實兩國交往的民意基礎,是中匈兩國關係發展的根本保障。近年來,中匈兩國在人文交流方面成果豐碩。2004年9月,布達佩斯匈中雙語學校建立,這是歐洲地區第一所同時使用本國語言和漢語教學的全日制公立學校。202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主席向該校學生復信,鼓勵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國,做傳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的使者。語言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橋梁和紐帶。目前,匈牙利民眾學習漢語的熱情持續高漲,匈牙利共有5所孔子學院和3個孔子課堂;中國也有10所大學開設了匈牙利語專業。目前,匈牙利已經成為中國遊客赴中東歐地區旅遊的重要目的地,北京、上海、重慶、寧波等地開通了直飛布達佩斯的航線。2019年,中國公民赴匈旅遊人數達27.7萬人次,匈公民訪華2.41萬人次。疫情後,兩國人員往來迅速恢復。今年3月,中方宣佈,對匈牙利等6個國家試行免簽政策,充分體現了中方對推進兩國人員交往的積極態度。

總結近年來中匈兩國關係的發展可以看到,兩國始終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通過高層交往和政策溝通,兩國在國際及地區事務中加強了協調與合作,增強了政治互信。匈牙利積極參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並將自身發展戰略與之對接,從而促進了其基礎設施、物流等多方面的改造升級。兩國在促進貿易往來和擴大雙向投資方面取得實質進展,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人文交流則加強了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兩國關係的發展經受了一系列外部不利環境的挑戰。在發展雙邊關係時,兩國都充分考慮國內外的複雜形勢,靈活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特別是匈方,面對各種外部施壓、掣肘,能夠堅持獨立自主決定外交政策,這一點難能可貴。例如歐爾班總理訪華期間就明確表示:當前複雜形勢下,匈牙利致力於深化匈中友好合作關係的決心堅定不移,將繼續做中國在歐盟可以信任的朋友和夥伴。匈方反對任何“脫鉤斷鏈”和所謂“去風險”的做法,願同中方一道加強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俄烏衝突前途未卜,巴以衝突持續發酵,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加大。中歐關係也在最近幾年經歷了深刻的調整。面對不斷發展的中國,一些歐洲國家感到不適應,對中國的意圖出現誤讀,對中國的認知和定位出現偏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匈關係持續穩定發展,對其他歐洲國家乃至整個歐盟都有重要的啟發和示範意義。正如2023年12月習近平主席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時指出的,雙方要樹立正確認知,增進理解互信,重信守義,一心一意發展關係,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視彼此為對手,不能因為出現競爭就減少合作,不能因為存在分歧就進行對抗。近期中歐關係正在發生一系列積極變化。歐盟和部分歐洲國家領導人相繼訪華,中國對11個歐洲國家開放免簽。這些都表明,加深相互認知,“扣好第一顆扣子”,對於國家間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習近平主席對匈牙利的國事訪問,必將推動雙邊關係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此訪也將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及共建“一帶一路”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中歐關係注入新活力,給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者:趙剛,係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育部區域國別研究基地中東歐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