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中美氣候會談:擱置爭議,直面挑戰

2024-05-09 09:15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美氣候外交究竟是走向競爭對抗的荒漠還是奔赴協商合作的綠洲,既受制于過往歷史,更取決於當下。5月8日至9日,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會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這是兩人自今年1月履新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雙方將就能源、迴圈經濟以及溫室氣體減排等問題進行討論,並推動落實具體行動。可以看到,中美在氣候對話上態度積極,這既為中美氣候外交、中美關係釋放了積極信號,也能為全球氣候治理帶來正面影響。

全球氣候治理面臨的挑戰正日趨緊張。《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顯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比1850年至1900年高出1.45攝氏度左右,今年大概率將首次突破1.5攝氏度的升溫閾值。熱浪、乾旱、洪水、野火……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各種極端天氣愈發頻繁,造成一系列重大財産損失和人員傷亡,生物多樣性也受到嚴峻威脅。這些災難遍佈在世界各地,中美兩國人民也是受害者。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國,可以説,沒有中美合作共同應對氣候危機,全球氣候治理不可能成功。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再到巴厘島兩國元首會晤以及數不清的雙邊溝通,中美兩國在氣候領域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兩國氣候合作走過高峰低谷,如今各種挑戰仍存,既有國際關係、政治、經貿等宏觀層面的難題,也有新能源汽車、碳排放等微觀層面的分歧,兩國在向達成共識邁進時,挑戰也如影隨形。既然如此,雙方就要正視挑戰,不應盯住分歧不放,而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在碳捕集合作、可再生能源等能夠推動中美氣候外交從無到有、從劣到優的要素和潛力,在氣候合作領域取得更多建樹。

中美氣候合作仍有很多積極面向,重視其正向作用,是深化氣候合作、消除不確定性的必要之舉。首先,兩國高層建立積極且可持續的合作框架是中美氣候合作行穩致遠的根本。在拜登總統就任後不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電拜登時就曾強調:“在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兩國有關部門可以繼續接觸對話,推進在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經濟復蘇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和合作,同時挖掘更多合作潛力,為兩國關係增添更多積極因素。”拜登也表示,美方願同中方就可以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去年11月,在兩國元首會晤前夕發佈的《陽光之鄉聲明》對雙邊氣候外交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形成了研討框架。在雙邊關係總體緊張的局勢下,兩國最高領導人的表態給中美氣候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擴大溝通、堅持對話是中美氣候外交的又一個優良傳統,為雙邊氣候外交“不掉線”提供保障。作為穩定和鞏固中美關係的重要抓手,雙方保持了良好的溝通。此次劉振民特使在與波德斯塔會面外,還將與聯合國、美地方政府和智庫等就相關議題進行交流,讓氣候合作基礎進一步增厚。通過持續優化溝通渠道、擴大合作接觸面,這些積極正面的成果將有效對沖掉其他議題中的矛盾和衝突,讓雙邊氣候合作進入正迴圈。

再次,針對美部分政客炒作的中國新能源産能過剩議題,本次會談明確釋放了“擱置爭議,互相尊重”的信號,轉而聚焦容易達成一致的議題,體現了雙方落實雙方元首共識、推進氣候合作開花結果的成熟與務實精神。面對國際氣候治理與産業轉型的巨大需求,中國的新能源産能絕非過剩反而是急缺。但雙方著眼未來,為致千里而積跬步,在氣候問題如此急迫的當下,及早推進任何合作都是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強心劑。

中美氣候合作一路走來磕磕絆絆,如今中美雙方氣候特使正式重啟面對面交流,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立場與態度,也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福音。希望兩個大國的氣候合作長風破浪,成為全球氣候合作的表率。(作者是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學者)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