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解鎖消費新密碼,百貨商場如何迎頭趕上?

2024-04-17 12:03

來源:新民晚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面對活躍的線上消費和越開越多的購物中心,不少店家“離場”或閉店改造

解鎖消費新密碼,百貨商場如何迎頭趕上?

百聯ZX創趣場成為上海年輕一代社交消費的“二次元文化聖地”

梅龍鎮伊勢丹百貨將於6月30日終止營業

本報記者 張鈺蕓 文

本報記者 陳夢澤 攝

傳統百貨業態的節節敗退,似乎已經成為趨勢。從梅龍鎮伊勢丹、太平洋百貨、置地廣場告別上海市場,到第六百貨、匯聯商廈、上海婦女用品商店的閉店改造,老百貨紛紛“離場”。與此同時,購物中心迎來快速發展,上海今年擬開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含舊改項目)達52家,面積380萬平方米,創5年來新高。

線上有電商平臺追擊,線下有購物中心圍剿,傳統百貨業態早已是“不轉型不成活”。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申城有一批百貨商場改頭換面,謀求涅槃重生,也有一批購物中心動足腦筋,頻頻製造熱點話題。實體商業再也沒有“躺贏”的時代,不僅要站起來奔跑,還要比一比誰跑得更快。

老舊缺乏新意 傳統百貨閉店

3月25日,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百貨有限公司宣佈將在2024年6月30日正式終止營業,讓不少上海市民唏噓不已。

伊勢丹曾經是時髦和新潮的象徵,率先引進了一批日本和海外品牌。尤其是梅龍鎮伊勢丹,它所處的梅龍鎮廣場和周圍的中信泰富、恒隆廣場曾經組成“梅泰恒金三角”,是上海高端商業的代表。

清明小長假期間,梅龍鎮伊勢丹推出清倉促銷,加速騰退。但與網上眾説紛紜的“懷舊風”相比,商場內的熱度並沒有那麼高,只有部分櫃檯迎來了掃貨的顧客,他們看中的也大多是性價比較高的日本制商品。

盧女士曾在南京西路上的寫字樓上班,跳槽後,大約有七八年沒來過這裡。中午在梅龍鎮伊勢丹吃午餐,再和同事逛一圈商場,看看新款的服飾和化粧品,曾是她的日常生活。“聽説快要閉店了,我就想再來看看,沒想到這裡的品牌和佈局都沒有什麼變化,還是當年的樣子。傳統、低調但缺乏新意,怪不得現在沒什麼人了。”

一樓美粧,二樓美粧和內衣,三樓及以上基本都是服裝、鞋包和配飾,很多品牌讓年輕人覺得陌生。雜貨店、餐廳和美容店隨機分佈在每一層,除了五樓的滿記甜品外,其他餐廳藏在角落裏,只有地下一層的超市和美食街人氣較旺。有聞訊而來的年輕消費者打卡後在網上留言,“老式商場既視感,像是回到了上個世紀”。

不僅是伊勢丹。2月18日,上海第六百貨在結束營業後正式閉店,就在它的邊上,經營了30年的太平洋百貨徐匯店去年就告別了上海消費者。此前,太平洋百貨淮海店、新客站店以及置地廣場等接連閉店。而在其他城市,百貨商場關門也屢見不鮮。

主打體驗經濟 購物中心興起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百貨業態的發源地。南京路四大公司之一的先施百貨公司,就是上海百貨業的始祖。1995年,第一八佰伴開業,這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大型百貨商廈。此後,百貨業態迎來了“黃金年代”。

然而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人們可以通過手機輕鬆購物,無需花時間去實體店舖,再加上大型購物中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出,提供多元化的購物、餐飲、娛樂和體驗場所,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百貨商場的競爭力遭到了嚴重挑戰。

業內人士表示,許多老百貨商店開業十年以上甚至幾十年,裝修往往較為陳舊,業態佔比也較為傳統,主要以服裝、家用百貨等傳統商品為主。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這種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在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商品本身,消費者更看重購物過程中的舒適度、便利性和趣味性,這恰恰是百貨的短板。”

與傳統百貨不斷關店相對比的是,上海的購物中心開得更多、更大、更遠了。據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底,上海既存購物中心(3萬平方米以上)共381家,總建築面積2825.76萬平方米。其中20萬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購物中心有16家,包括陸家嘴上海中心、上海環球港、五角場合生匯、南翔印象城等。

如今,購物中心已成為實體商業的主力,2024年上海將再增52個3萬平方米以上的購物中心(含舊改項目),五個新城為主要佈局區域,更有40個新項目為10萬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購物中心,切入親子、怡老、體育競技、文娛培訓等多個細分領域。

豐富業態組合 留住線下流量

購物中心通過不同業態的集合,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服務,打造場景話題亮點,吸引消費者,留住消費者,成了線下流量的集合地。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購物中心,2023年,上海環球港以全年銷售收入203億元的好成績,超過上海恒隆廣場的171億元,穩坐上海商業銷售榜首的寶座。從十年前被“群嘲”的“大而土”,到如今的“銷冠王”“人氣王”,上海環球港做對了什麼?

環球港每年都在不斷調整升級品牌業態,年均上新率接近10%,2023年全年引入首店30余家,包括潮玩集合店番茄口袋、DIY手作品牌HOWOW D2Y、織趣漢服等,為商場收割了巨大客流量。此外,上海環球港還將多元化的藝術活動融入日常商業運營中。4樓演藝大廳提檔升級,在年初迎來了全國花樣輪滑冠軍團,還引入了“交響音樂會”、人氣舞臺劇,盧浮宮珍藏藝術品展、傳奇·畢加索藝術大展等展覽更是叫好又叫座,成為上海多元文化的跨界交融和潮流聚集地。

同樣主打全年齡客群,虹橋南豐城則以親子業態為切入口,用“寶貝經濟”帶動了整個家庭消費,增加消費黏性。開業9年,虹橋南豐城的中庭每年要做6到7個IP,耳熟能詳的動畫片授權IP基本用過一遍。圍繞親子,商場從零售、餐飲到教育娛樂體驗等各種業態一應俱全,品牌也相當齊全,樹立起了“浦西親子商場”的標桿形象。

為了讓“遛娃”的父母也能定下心購物,虹橋南豐城動了不少腦筋。比如中庭做IP的同時,為汽車品牌開闢出快閃區域,實現“一邊遛娃一邊看車”的消費體驗。比如非寒暑假,引入藝術類IP,吸引周邊白領,豐富客群來源,給非餐飲類商鋪創造機會等。

延伸閱讀

找準自身定位 不斷升級調整

讓消費者“常逛常新”

百貨商場應該如何轉型破局?經過十來年的掙扎摸索,擺在百貨面前的出路已經非常清晰了,只有兩條,一是做大,二是做專。

做大,不單是擴大面積,更重要的是擴大業態,要提供更多的花樣吸引回頭客;做專,則是要更精準更緊密地定位,老年人、都市白領、母嬰、二次元,都是可以深耕的細分市場。

上週末,第一八佰伴為預熱“五五購物節”,推出一年一度的專場答謝會,吸引消費者提前“買買買”。第一八佰伴副總經理王佳表示,為了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偏好,品牌調改始終沒有停歇,做大做強美粧和增加餐飲品牌引流是兩條主線。“經過調改,一樓的規劃化粧品品牌數量由34個增加至45個,下個月還將啟動外立面改造,把大彎壁、旋轉樓梯打造成‘網紅打卡點’。”

説到調改,新世界大丸百貨則將在今年啟動高層改造,以“皇冠”為靈感,打造“外灘之眼”,設置文化藝廊、互動空間、野趣花園、品牌秀場等亮點區域,旨在成為市民遊客心目中的網紅打卡點。新世界大丸百貨執行董事葉一帆表示,希望能吸引更多時尚、年輕的消費者,讓他們在不同的時段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消費場景。

還有一些老牌百貨則切入細分市場,從綜合百貨轉變為主題百貨。其中,最成功的案例無疑是由華聯商廈轉型而來的國內首個以“二次元”為主題的商廈——百聯ZX創趣場。商場內的每處細節都在“擁抱二次元”,向二次元愛好者傳遞“懂你”的態度。開業僅一年,百聯ZX創趣場便成為滬上年輕一代社交消費的“二次元文化聖地”。今年春節期間,其單店客流升幅達63%,規模銷售增長175%。

還有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新世界城等老牌百貨,也將部分樓層拿出來,打造“二次元”主題街區和演藝空間,借助商旅文體展共聯,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進店。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總經理趙維剛表示,第一百貨在商場7層打造了4000平方米的“星空間”,擁有12個沉浸式劇場,已經成為上海演藝新地標。

無論是百貨商場,還是購物中心,商業升級和調整從來是一個不變的命題,更是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措施。只有志存高遠,上海才能成為新型消費品牌匯聚地、模式創新策源地和消費潮流風向標,加快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