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第三隻眼看中國>

美專家:未來美中關係,希望在政治以外

2024-04-16 11:22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香港《南華早報》4月15日文章,原題:“平行宇宙”,公關專家詹姆斯·海莫維茨認為未來美中關係的希望在政治以外 

記者問:民調顯示,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對華負面看法越來越多。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答:(中國共産黨)在與中國人民溝通時做得非常出色。但走出國門時挑戰會大得多。在某些方面,中國正在學習。反向情況也是如此。越來越多中國人認為美西方媒體只想攻擊中國。改善形象要以增進信任為基礎。我講的是新聞報道之外的東西。人們親自來中國走一走,通常會帶著比原來的預期更豐富、更積極的印象離開。

問:中國推出諸多措施吸引海外遊客和投資者。如何看待這些努力?

答:北京正在採取非常重要的措施。越來越多航班開始恢復,越來越多學生、遊客和商人重新接觸。這些已開始起作用了。

問:去年在華美國學生僅700人。中國學生對海外教育的偏好也從美國轉向其他國家。你對此如何看待?

答:美國孩子需要掌握包括語言在內的各種技能,以便與中國有效接觸。還好,雙方都認識到這點。我曾和參與國際教育交流的美國參議員談過,他們説正重新考慮在中國恢復富布賴特等項目。同時,美方需認真評估為何對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如此焦慮。

問:美中關係中許多挑戰源於無知和誤解。雙方誤解在加深還是減少?

答:我能想到的好例子是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經歷。這是兩國關係中最令人難過的部分之一。美國需要讓下一代掌握正確對華交往所需的中文技能。誠然,語言優勢可被視為軟實力,我也理解華盛頓的一些政策出於擔憂,但對孔子學院的憤怒是錯誤的。

問:能否期待民間交流在未來推動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官方關係?

答:希望讓文化有喘息空間的做法能滋養兩國關係。很多美國人對中國崛起以及這對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很焦慮。減少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接觸,接觸越多,理解和欣賞就越多。(作者Orange Wang,喬恒譯)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