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推薦人選高碧華:“禁毒媽媽”助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
2023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推薦人選高碧華:(引題)
帶領百餘“禁毒媽媽”(主題)
助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副題)
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不久前,一篇刊登在《廈門日報》上、講述湖裏區“禁毒媽媽”志願者服務隊的報道,引發市民關注。其中,“禁毒媽媽”代表性人物高碧華幫助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戒除毒癮、回歸正常生活的故事,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與點讚。目前,高碧華從事社區禁毒工作已超過18年。她説,自己所做的都是“細碎小事”。不過,也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微光,匯聚在一起,照亮了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的道路。
從一個冷眼到一聲聲“高姐”
她對待社戒社康人員,像對待親人
每隔一段時間,江頭街道特殊人群關愛服務管理工作站就會有一批社戒社康人員來“打卡”。他們是來找“高姐”的——近期身體情況如何,工作生活還順利嗎……這些家長裏短,高碧華都會和他們嘮一嘮。
事實上,2005年,剛開始接觸禁毒工作的高碧華,遇見的並不是這樣融洽的場景。入戶走訪時,她常常被社戒社康人員冷眼對待,有的人明明在家,卻不接電話、不肯開門。“回歸社會的道路上,社戒社康人員難免遭遇社會歧視、朋友遠離、親人不解,甚至家人拋棄。他們敏感脆弱,一旦有外部力量想要幫扶,第一反應是拒絕。”高碧華説。
阿紅(化名)和丈夫,就讓高碧華吃過閉門羹。“他們多次戒毒又幾經復吸,家産被揮霍一空。阿紅的丈夫身患肺部重疾,拮據時,治病的錢都拿不出來。”高碧華説。就在大家都不願接觸阿紅一家的時候,她伸出援手——幫阿紅找到一份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自掏腰包資助其丈夫購買呼吸機……久而久之,親人般的溫暖讓阿紅接納了高碧華。
“阿紅每次來工作站,都會抱抱高姐。她還邀請高姐去家裏做客呢!改變真的很大。”高碧華的同事告訴記者,一聲聲“高姐”的背後,不僅滿含社戒社康人員對高碧華的敬重,更多的是感激。
從一味勸説到“全能選手”
考取心理諮詢師資格,找到幫扶關鍵點
“你們總説幫我幫我,我現在沒錢花了,你們能幫嗎!”幾年前,年近五旬的阿強(化名)解除強制戒毒,來江頭街道特殊人群關愛服務管理工作站報到。不少人看到他板著臉、大聲埋怨的樣子,避而遠之;高碧華卻湊上去,嘗試和他交流。
和阿強交流,高碧華是有底氣的。2012年,她自費報名參加心理諮詢師課程,考取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掌握了一系列心理學知識及療法。“之前工作,我們以説教為主,效果不明顯。有了專業技能,更懂對方心思,更能覺察到每個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才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高碧華介紹。果然,數次交流後,阿強的態度有了轉變。
小勇(化名)本是一家公司的老闆。沾染毒品的他從強戒所回到社區後,性情變化很大。“從老闆到吸毒人員,強烈的落差讓小勇變得自卑,甚至提不起精神面對未來……”高碧華從心理層面對其進行分析,制定了個性化幫教計劃。一方面,充分考慮小勇的感受,提前溝通,選擇合適的時間到府幫教;另一方面,通過心理干預,挖掘戒毒動機,幫助他樹立更為堅定的戒毒信心。如今,小勇已成功戒掉毒品,回歸社會。
除心理諮詢師外,這些年,高碧華還陸續考取了社工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相關資質。“變成‘全能選手’,才能為社戒社康人員提供更多樣的幫扶。”她説。
從一人獨行到一群“媽媽”
帶領志願者服務隊傳遞更多正能量
從事社區禁毒並非易事。有的人畏難,一開始就沒有參與;有的人受阻,選擇半途放棄……但高碧華一堅持就是18年。她將它當作事業,從最初的一個人為禁毒奔忙,做到了一群人為禁毒出力。
“出於壯膽,也相信人多力量大,一開始,我會拉著身邊的熱心人士,一道入戶走訪社戒社康人員……”高碧華回憶。深入工作後,她漸漸發現,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於是,2008年,在湖裏區禁毒辦與江頭街道的支援和牽頭下,“禁毒媽媽”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
為什麼叫“禁毒媽媽”?高碧華笑著解釋,“媽媽”是溫暖的代表,有愛心、有閱歷,通過她們的幫教,社戒社康人員或能與社會更好地接軌。
和社戒社康人員談心,組織他們團建,幫助他們連結社會資源……經過多年發展,現今,“禁毒媽媽” 志願者隊伍已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135人。隊伍裏不僅有“媽媽”,還有“爸爸”,乃至回歸社會的戒毒人員及其家屬。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光芒匯聚在一起,照亮了一群人通向美好未來的路。
“幫助他們戒掉毒品、回歸社會,對他們的家庭和睦,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來説,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是一份值得我付諸情感,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業。”高碧華説。
名片
高碧華
1968年生,廈門人,現任廈門市禁毒協會副秘書長、湖裏區樂助禁毒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她兩次入選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的“全國禁毒社工師資庫”,也是廈門唯一入選師資庫的禁毒社工;曾獲評廈門市首屆“最美禁毒人”。
2023年,高碧華作為中國唯一禁毒社工代表受邀參與聯合國毒罪辦(UNDOC)採訪視頻錄製,並在本屆大湄公河次區域禁毒合作機制(MOU)部長級會議上播放。
連結
同事眼中的她
從未見她發脾氣
和高碧華共事四五年,江頭街道特殊人群關愛服務管理工作站工作人員李婷從未見她發脾氣。
“高姐把耐心、細心,都給了社戒社康人員。她的身上,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李婷回憶,有一次,一名女性吸毒人員來到管理工作站,像此前許多次一樣,抱怨起生活瑣事。面對這些負能量滿滿的東西,高碧華沒有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而是請她坐到沙發上,並倒茶接待她,幫她理順、解決了困擾。
“社戒社康人員打心眼裏把高姐當大姐,有困難、有好消息,第一個想到她。”李婷説,對同事們來説,高碧華更像是老師和朋友,“從她那兒,我們獲得了不少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