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人的故事>

桓奇奇:讓更多繡娘實現居家就業

2023-11-22 09:33

來源:海東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原標題:桓奇奇:讓更多繡娘實現居家就業(主題)

——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典型系列報道之三(副題)

海東日報記者 郝志臻 攝影報道

18歲,是每個人一生中重要的一個節點,對於桓奇奇來説,18歲不僅僅是意味著成年了,還意味著她身上要扛起一份責任了。18歲那年,桓奇奇的母親將自己創立的一家企業作為成人禮送給了她,從此桓奇奇便開始了她的創業路。

在前往桓奇奇的企業——位於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的青繡工坊之前,記者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剛剛20歲出頭的小姑娘是怎樣去經營一家企業的,是什麼給了她勇氣和動力?

初見桓奇奇,她正在工坊內挑選著各色的繡線進行配色,年輕的臉龐上寫滿了認真。看到記者的到來,她將手裏的絲線迅速整理好,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桓奇奇出生於互助縣,作為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精美的土族盤繡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從小桓奇奇就在村子裏看到過各種精美的繡品,但年幼的她僅僅是覺得好看,並沒有想過未來這一朵朵艷麗的太陽花會成為自己奮鬥的事業。

高中時,桓奇奇的夢想是做一名空姐,所以上大學時,她選擇了空中乘務專業。大學期間,桓奇奇十分關注學校共青團舉辦的相關活動。2019年,桓奇奇被校方推薦為團中央“青馬工程”學員。次年她收到了母親送的成人禮物,並從當年7月開始在共青團互助縣委員會實習。但此時的她依舊嚮往著那藍天之上的風景。

讓桓奇奇的夢想發生改變的是2021年她參加的全國農業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在那裏,桓奇奇遇見了很多跟她年紀相倣的青年。“走上創業創新這個大舞臺,我發現這裡有土專家、田秀才、農創客,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異彩紛呈,於是我就想到了家鄉許許多多的産業,家鄉的手藝就應該由我們新一代青年帶出去走向更大的舞臺。”初次參會,桓奇奇就被深深地觸動了。

回到家鄉的桓奇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公司,並認真做起了規劃。想到之前公司一直是做彩繪和青繡業務,並沒有突出互助縣本地特色後,桓奇奇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土族盤繡上。

“這樣精美的繡品,就應該被更多人認識,我要做的就是讓繡娘們的‘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打定主意後,桓奇奇和母親開始到各村尋找繡娘。

“我們那個時候走訪了互助縣大部分的村莊,我發現有著盤繡手藝的農村婦女很多,但有能力用盤繡賺錢的卻很少。”桓奇奇説,走訪之初,有些繡娘聽到做盤繡可以賺錢後並不相信,但聽到她們要做青繡展區後,很多人都拿出自己的繡品,免費送給她們,讓她們去做宣傳。

“我當時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盤繡推廣出去,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桓奇奇説。

在與繡娘打交道的過程中,桓奇奇發現,許多盤繡繡品色彩比較艷麗,製作過程中,繡娘們都是自己搭配顏色,導致眾多繡品放在一起的時候比較淩亂。桓奇奇通過學習了解色彩搭配後,把七彩色通過三原色的原理漸變搭配,讓繡制出來的太陽花開始柔和了起來。

2021年,由於疫情原因,家家戶戶外出打工的人都出不去,桓奇奇的實體店也無法正常營業,她們的青繡産品沒有銷售渠道,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經營和繡娘們的收入。

線下不行,那線上呢?桓奇奇想到可以通過手機直播的方式讓繡娘們一邊製作和分享自己的繡品,一邊線上上銷售。

説幹就幹。隨後,桓奇奇手把手教繡娘們如何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將青繡産品銷售出去。在直播的過程中,繡娘們慢慢累積了豐富的直播經驗及穩定的線上客源,而且有越來越多的繡娘加入到這個行列中。

“因為要帶孩子照顧老人,這些年我一直都沒有出去工作過,當時也是聽人説可以線上工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進來,現在只要定時把繡品交給他們就行,完全不耽誤自己去做別的事情,還能有一定的收入,這個‘居家辦公’的模式對我們來説真是太方便了。”互助縣五峰鎮下一村村民張阿姨樂呵呵地説。

如今,桓奇奇已經帶領企業形成了“企業+合作社+村‘兩委’+小作坊+農戶”的生産模式,有200多名繡娘在這裡實現了居家就業。

路雖遠,行則將至。對於年輕的桓奇奇來説,在推廣發展青繡的道路上,讓青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是首當其衝的目標,讓更多繡娘實現居家就業是她的第二任務。因為年輕,不怕輸、不怕難,桓奇奇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了家鄉青繡事業的發展中,用心用力用情做好了事關青繡的每一個細節。

【責任編輯:孫曉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