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人的故事>

內蒙古“90後”銀匠齊天賜:小鐵錘敲出“銀飯碗”

2023-11-22 09: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內蒙古“90後”銀匠齊天賜:小鐵錘敲出“銀飯碗”_青春勵志_中國青年網

白銀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因其擁有美麗的銀白色及優良的延展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當地民眾總會在盛大節日或者婚禮中佩戴各種銀飾,銀冠、銀環、銀鐲等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90後”齊天賜是巴彥淖爾市市級金銀銅器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已有10年的“銀匠”生涯。走進齊天賜的銀飾店內,各式銀飾、珠寶、瑪瑙琳瑯滿目,瀰漫著厚重的傳統元素氣息。

融化、捶打、軟化、淬火、再捶打……一張小矮桌,佈滿道道刻痕;一把小鐵錘,敲打出清脆的“叮叮”聲。

“小時候就喜歡研究一些手工技藝,學習過根雕,後來改行學習蒙古族銀飾技藝。”齊天賜介紹,他出生時一條腿有畸形,後被鑒定為肢體四級殘疾,但他從小心靈手巧,性格也非常樂觀,2015年開始跟隨當地的金銀銅器手工技藝傳承人巴特爾陶高學習,次年參加銀飾手工藝培訓時,認識了同樣前來學習的蘇曉霞。

“我們倆一起學習熔銀、鍛打、焊接、清洗等工藝,同時學習微型蒙古包手工製作、首飾鑲嵌等技術。”漸漸地,認真、吃苦、有悟性的齊天賜獲得了蘇曉霞的芳心,二人喜結連理。

圖為齊天賜的小店。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蘇曉霞的父親蘇格爾是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金銀銅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給予了小夫妻倆學習銀飾技藝的許多幫助。

齊天賜告訴記者,手工製作銀飾最關鍵的是銀子的溫度和捶打的力度。“同樣的力度,銀子溫度低,無法使其更好延展,溫度高,銀子就容易變形。”

“同樣的溫度,力度就尤為重要了。就拿銀鐲為例,從熔煉到造型,最後拋光,中間要經過七八道工序,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齊天賜説。

一天天反覆敲打中,銀條變成了齊天賜想要的形狀,又變成一件件造型獨特、璀璨奪目的銀飾作品。十年來,齊天賜就是沿用古老的手工技藝,用簡陋原始的工具,製作著各種精美複雜的銀飾,也雕刻著屬於他的幸福人生。

圖為齊天賜在製作戒指。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圖案是否精美、線條是否流暢、整體是否和諧……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蒙古族金銀銅器製作技藝工序繁雜,真要上手,並非像外行認為的那般簡單。

“製作過程中,每一步都不容易。工藝講究細緻,注重細節,得嚴格要求自己,打穩基礎。”憑著一股較真的勁頭,齊天賜的銀飾愈發走俏。

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經營,齊天賜夫妻倆先後被評為旗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他們設計的旅遊産品、手工藝飾品也獲得多項賽事的大獎。

目前,齊天賜經營著一家工廠、三家實體店。

“手工打造的銀器,代表設計者的思想,即使做同樣的造型,它的花紋等仍有細小的差別,更能彰顯作品的靈性和獨特性。除了傳統樣式,我還創新了當下年輕人喜歡的新潮圖樣,把它們融合起來再打樣。”蘇曉霞説。

與此同時,夫妻倆還通過線上直播銷售的方式,向更多人展示蒙古族傳統的制銀手藝,介紹各類飾品製作步驟和特點,並收集網友留言反饋,有針對性地調整、改良。

在發展事業的同時,齊天賜還教授徒弟,在累計教授的40余人中,有十幾名殘疾人學徒,目前已有多名學徒開店創業。

“我自己是殘疾人,更了解殘疾人的不易,就想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工作過程雖然辛苦,但同樣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甚至比健全人做得更好。”除了教授技藝、安置就業,齊天賜還會將一些手工活交給無法出門的重度殘疾人來做,讓更多殘疾人有活幹、有錢掙。

如今,齊天賜夫婦的飾品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慕名而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名匠人,我願堅守匠心,用雙手,用心雕刻一件件作品,守護和傳承傳統手工技藝。”齊天賜説。(完)

【責任編輯:孫曉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