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鄉親們口中的“香椿公主”
提起香椿,人們想到的多是一碟香椿炒雞蛋。然而在孟雨晴手裏,不起眼的香椿卻能變身為冷藏香椿芽、香椿醬等多種産品。如今,香椿成為北京市門頭溝區葦水子村富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産業。
00後學生孟雨晴,是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綠色食品生産與檢驗專業的一名學生。她讓原本深藏于山溝的香椿,經過再加工,在市場上暢銷起來。她也由此被鄉親們稱呼為“香椿公主”。
左圖:孟雨晴(右一)正在和團隊夥伴一起採集香椿芽。右上圖:孟雨晴正在檢測香椿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右下圖:孟雨晴(左一)正在和當地村民交流香椿種植經驗。受訪者供圖
從“燙手山芋”變成“香餑餑”
葦水子村的香椿採摘期通常持續到5月底。“最近一兩個月,是村子最繁忙的月份,我們要組織大量農戶進行香椿採摘和修枝整形、矮化等工作,並將收穫的香椿進行冷藏,加工成醬菜等産品。”孟雨晴説。
然而,今天的“香餑餑”,以前卻是村民手上的一塊 “燙手山芋”。
有一個畫面讓當時來葦水子村旅遊的孟雨晴至今難忘:天剛濛濛亮,一位老大爺已經背著一簍子香椿從地裏回來了,香椿葉片上還挂著露水。老爺爺名叫高華,今年70歲,種植香椿已經45年,“采收香椿就得趁著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天大亮以後採回來的香椿很快就會打蔫兒”。
“由於香椿採摘時間短、貯存難以及運輸不便等原因,村裏一直不敢擴大種植面積”,高華告訴孟雨晴,他們每年只摘取頭茬的香椿,二茬不會采收,因為根本賣不掉,這也導致村裏每年少收入30萬-50萬元。她還了解到,老人沒有其他收入,每年只能靠賣一季的香椿來維繫生活。
老人的狀態深深觸動了孟雨晴,“我學的是綠色食品生産與檢驗專業,能否利用所學,讓香椿助村民增收?”
向老師請教後,孟雨晴便和同學組建了“不負椿光”團隊。
香椿好吃,但産業化有3個大難題:亞硝酸鹽含量高、保質期短、副産品防腐劑含量高。
香椿中亞硝酸鹽含量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消費者,“確實曾經出現過因為食用香椿而導致亞硝酸鹽中毒的案例”。據孟雨晴介紹,亞硝酸鹽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現實中消費者因過量食用香椿中毒的事件也時常發生。
老鄉們也經常吃,為啥不會中毒呢?鄉親們笑著回答孟雨晴:“傻丫頭,用開水焯一下試試!”孟雨晴回來試了下,“原來熱燙可以降低亞硝酸鹽含量”。
基於此,孟雨晴和小夥伴請教老師,反覆試驗,通過甄選5到10釐米的香椿嫩芽,添加含有烯二醇基的食品原料進行高溫殺青,最終實現了有效降解亞硝酸鹽並將硝酸還原酶滅活。
此外,針對保質期短的問題,孟雨晴和團隊成員通過深加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考慮到加工和儲存的可行性,我們最終選擇了香椿醬這種深加工方式”。
“為了使其口感更加濃郁,我們幾乎嘗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同類産品。除了常規操作,將香椿切碎,然後經過炒制,把它做成醬。我們還把香椿進行暫態急凍後,將它磨成香椿粉,加進香椿醬裏。可以説,你雖然只買了一瓶香椿醬,但是裏面卻濃縮了成百上千根香椿芽的精華。”孟雨晴説。
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已徐徐展開
雖然孟雨晴和團隊研究的“脫毒香椿”已經小有名氣,但在父母的眼中,她依然是個讓人操碎心的孩子。
很多選擇或許都有偶然性,但孟雨晴選擇香椿、選擇做“新農人”,是長時間的“密謀”。
孟雨晴當年高考後,瞞著父母填報了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綠色食品生産與檢驗專業。
出生於農村的孟雨晴,小時候曾跟著父母一起勞作,看著他們每天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可是一年到頭還掙不到多少錢。那時候她心裏就有一顆種子播下來——“就想通過考農業院校,用技術致富”。
實習開始後,父親經常打來電話,讓她找一份“不濕鞋子不臟腳”的城裏工作。
不想傷父母的心,也不想委屈自己,孟雨晴在研究香椿脫毒上格外賣力,“一方面是想幫老鄉脫貧致富,另一方面也想向父母證明我可以”。
現在,孟雨晴的父母看見她“小事業”做得有聲有色,憂慮也煙消雲散了。
技術難關攻克後,説服村民接受這些新技術也是個難題。
葦水子村種植香椿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據説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但是以前村民僅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植,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再加上這裡屬於丘陵地帶,種植傳統農作物規模小,收益也不好。村民對新興技術比較抵觸,沒人願意拿這一年只能採一次的香椿來冒險。
孟雨晴挨家挨戶做村民工作,終於有幾個村民心動了,打算跟這個“黃毛丫頭”試一試。
現在,“不負椿光”團隊依託坐落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葦水子村的“北京科技小院”平臺,致力於香椿的貯藏保鮮、深加工和産業發展研究,為香椿産業升級貢獻了一分力量。“不負椿光助農模式”也已經在北京落地試點,實現産業融合發展,包括香椿種植基地、香椿醬代加工、香椿醬銷售等。項目首年預計可收購4萬斤香椿用於生産香椿醬,第三年預計可收購香椿25萬斤,銷售額預計可達1432萬元,為村民增加收入約188萬元。在帶動就業方面,第三年預計可直接帶動就業50人,間接帶動就業約2000人。
據了解,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自2019年啟動“北京科技小院”建設工作以來,依託多年的科技挂職服務機制和精準幫扶落地項目,選派學院專業教師長駐幫扶,服務方向涉及特色種植養殖技術、農産品綜合開發利用等方面。通過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富農品牌,北京科技小院“小院落”正逐漸做出“大成效”。
看見經過改良後香椿能賣出真金白銀,漸漸地,村民“拉下臉面”,跑到孟雨晴那兒學技術。
“看到老鄉們的笑容,我們團隊也真實地體會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是一件多麼令人自豪的事!”孟雨晴説。
特別是今年,到了吃香椿芽的季節,北京門頭溝區葦水子村的遊客也比平時多了。
有了今年的好收成,高華的信心也更足了,“下一步,我要擴大種植規模,提高香椿品質,讓更多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來自葦水子村的香椿”。
【記者手記】
在希望的田野上,做田野上的希望
在田間地頭這個大課堂裏,孟雨晴結合自身所學,把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帶給了農民,幫鄉親們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帶動他們脫貧致富。
漸漸地,孟雨晴也深刻感受到,“農業科技成果要走出校門,真正服務農業、走向農村、造福農民,才是農業人的情懷”。
在孟雨晴的影響下,農業技術在葦水子村越來越受重視。據孟雨晴介紹,原來聽到老人説得最多的是“好好讀書,不然以後只能回來種地。”現在村裏老人們的觀點也在慢慢改變:只有學好文化知識,以後才能好好種地,才能帶著鄉親們一同科學種地,也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可以回到農村。
曾經,離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是很多農村學子的夢想。如今,看準農業生産向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變的機會,一些年輕人畢業後,選擇走進田間地頭。他們不僅文化水準高、學習能力強,而且能很快地接受新技術、使用新技術,他們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讓“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時代課題有了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