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人的故事>

照片背後的故事:新疆是個好地方

2023-05-09 07:57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疆,據説只有去到那裏,才能感受到壯闊與蒼茫。

面對著雪山、冰川、湖泊與戈壁、沙漠,左手是烤肉,右手是烤馕,總會想起電視裏的那句廣告詞——“遼闊疆域,無限風光,新疆是個好地方”。這一次,有幸作為新華社“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報道組的成員,在沿著219國道行進的幾千公里旅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新疆好地方”這句話的豐富內涵。

4月6日拍攝的賽裏木湖。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融合的美食與風光

順著G219國道從喀納斯到葉城,最直觀的感受其實只有一個詞——融合。

俄羅斯族同事王菲的加入,讓報道組本身也成了民族融合的團隊,一路上採集文字、圖片與視頻,呈現的也是全媒體融合的報道。

在生活著25個民族的邊境小城——塔城市,報道組受當地俄羅斯族大哥曹衛江的邀請,來到了他經營的農莊,參加他的家宴。俄式的木屋內放著顯眼的套娃以及各種充滿民族特色的裝飾品,能容納20人就餐的大圓桌旁是一塊寬敞的空地,木質的地板踏上去吱吱作響。

各族親友在老曹的家宴上伴隨音樂聲和歌聲起舞。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皮膚白皙、高鼻深目的俄羅斯族少女安娜主動介紹菜品,“在塔城,幾乎每頓飯都有民族融合的特色。像這個抓飯,是維吾爾族的;油香是回族的;列巴還有俄式的馬鈴薯和雞蛋,是俄羅斯族的美食;包爾薩克是哈薩克族的;當然,我們俄羅斯族、塔塔爾族、達斡爾族等很多的民族都會做各式的糕點。”

俄羅斯族女青年安娜為參加家宴的親友介紹當天的菜品。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歡聲笑語間,由6個民族組成的一大家子品嘗著融合的風味,俄羅斯族大叔國加和維吾爾族樂手沙塔爾演奏著歡快的舞曲,不論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都來到桌旁的空地上隨著音樂起舞。歡快的氛圍中,興頭上的沙塔爾彈奏熱瓦普越彈越快,大叔國加用腳打著拍子,一邊演奏手風琴一邊緊盯著沙塔爾按弦的左手,急切地想要跟上沙塔爾的節奏。維吾爾族舞曲、哈薩克族民歌、俄羅斯族踢踏舞輪番登場,陶陶然之間,耳邊響起熟悉的旋律,作為記者的我們也不禁動情,與大家一起齊聲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都流出一首讚歌……”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以塔城市為例,像老曹家這樣的多民族家庭有5000多戶,全市不同民族結婚登記率達20.9%——在新疆,各民族早已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分開。

除了美食與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新疆,風光也是“融合”的。

雪山、森林、戈壁、草原、沙漠、河流、湖泊……複雜的地形、多樣的地貌帶給人一種豐富的視覺體驗。報道組驅車一路南下,坐在副駕駛的同事費茂華佔盡了位置優勢,讓我們羨慕不已,不過能以更廣闊的視野欣賞路上的美景,他自然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昏昏欲睡之時,費茂華還在專注地拍攝前方的風景,當我們睡了一覺後睜開眼,發現他還在拍,就是這麼一位“人肉行車記錄儀”拍下了幾十段素材,讓我們做成了一個融合報道——《在新疆開車為什麼需要行車記錄儀》。

如今每當回想4月新疆的風光,腦海中就是這樣一幅場景:遠處是白色的雪山,近處是褐色的石頭山,水量不大的河水在靜靜流淌,草原尚是一片深黃。如此色彩融合的美景之外,耳畔總能響起在喀納斯禾木村遇到的那位廣東大叔焦急的聲音,“太美了!太美了!這才剛到第一站,兩張卡都拍滿了,小夥子你有沒有記憶體卡,賣我一些吧,拜託了!”

今夜能否見到星芒

當你開始嘗試拍攝星空,你就註定無法入眠。

出發前,本想著拍點馬和警犬的第一視角視頻素材,我就把一個運動相機裝進了相機包裏,沒想到如今的運動相機已有了拍攝星空視頻的功能,於是在同事的提議下,報道組開啟了一個極具挑戰但是人見人愛的小項目——拍攝星空。

在G219國道的起點——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喀納斯景區內,3月底的天氣還沒有變暖,路邊的積雪還很厚,有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被白雪完全包裹著的汽車頂棚。報道組抵達到219國道零公里紀念碑的第一天晚上,同事李響帶著我來到紀念碑旁邊架設好了設備,由於視頻素材拍攝時間需要三個小時,其間要保證運動相機位置不動,我們採取每人值守一個半小時的策略,李響帶著相機和三腳架,也開始同時拍攝星空照片。一個半小時後,我來“換班”時,李響拍攝正歡,不願回去。

3月28日夜晚拍攝的G219國道0公里紀念碑。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太有意思了,我再拍一會兒就走。”他不斷變換著角度,又拍攝了近半小時。李響戀戀不捨地帶著相機回去了,臨走時還不忘叮囑穿著軍大衣的我注意保暖,因為他的腳已經凍麻了。

隨著設備的更新,之前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如今機器可能幾秒內就能解決,就比如星空視頻的合成工作,拍完就能看到最終的呈現效果,如此一來,拍攝的過程和體驗反而更加珍貴。

新華社記者楊植森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拍攝星空。

一路上,報道組每看到地標建築,就會相視一笑,默契的眼神中我們在內心互相詢問:“今夜能否見到星芒?”在阿拉山口,我們記錄下國門處輪轉的星光以及穿梭的列車燈光;在紅其拉甫,我們記錄了璀璨星空下迎風飄揚的國旗。

紅其拉甫夜晚的風很大,4000多米的海拔讓人夜裏睡不踏實,於是拍攝星空成了一種很好的緩解方式。趙戈老師帶著我連續兩晚爬上一個小山坡,用攝像補光燈來照明,將設備擺好,並用石塊壓上,免得被風吹走。在這個離星空更近一些的地方,我們拍攝到了一路以來星芒密度最大的星空。雖然在高原的夜晚爬坡不易,但大家都樂在其中,舉頭望著滿眼繁星,對於邊防戰士的敬佩油然而生。

這裡的人們愛家鄉

人總是眷戀故鄉,禾木村長大的蘇卡就是這樣的人。

3月30日,蘇卡騎馬回到馬場。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就像愛我的母親一樣。”當面對鏡頭時,這個能縱馬馳騁于山水之間的漢子略顯靦腆,但卻無比堅定地説道。採訪結束時,下午的太陽撥開雲層,將蘇卡背後的雪山照得發亮,我能在蘇卡的眼中看到光。雖然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有一句質樸的“我在這兒工作,就為村民幹一點實事”,但是我知道蘇卡是深愛著這片土地的,因為作為外地人,當我們第一次跟隨蘇卡的馬隊登上觀景平臺,將宛如“人間仙境”的禾木村盡收眼底時,心底就不由涌起一股要守護好這裡的力量。

3月30日日出時分拍攝的禾木村。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心中有了情懷,他鄉也是故鄉,山東小夥崔洪武已經和妻子劉欣將家安在新疆。

“我心裏有一種情懷,我從18歲到這,感覺這個地方就像第二故鄉,所以我選擇留在這裡。”回憶起自己的選擇,崔洪武説,“對我自己來説,心裏面是一種驕傲和自豪。我願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我的第二個故鄉。”

4月3日,崔洪武(左)、劉欣和警犬康欣在國門前合影。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崔洪武和劉欣都不是本地人,在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工作,註定要與父母分離,採訪中,當我們讓他們倆互相評價對方時,兩個人都哽咽了,在監視器裏我能看到劉欣眼中的淚花,在耳機中我能聽到走去另一個屋子裏的崔洪武擤鼻涕的聲音,那個時候,小兩口應該是想到了遠離家鄉相互扶持的點點滴滴。採訪結束時,崔洪武説計劃儘快要一個寶寶,他們準備把雙方父母輪流接到新疆來。“我們在新疆這邊是真的是成家立業了。”崔洪武笑著説。

身在邊疆,祖國就是家鄉,新兵高光輝第一次到國門執勤巡邏時就深有感觸。

“看到國門的那一刻我的心裏肅然起敬,我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神聖。”高光輝説。

報道組到達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駐地的第二天,就趕上新兵高光輝跟隨老班長周林平去紅其拉甫國門及附近的一個點位巡邏。在海拔近5000米的中巴7號界碑前,周林平特意讓高光輝和他一起為界碑描紅。

4月13日,邊防連戰士在紅其拉甫國門巡邏。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作為一名剛入伍的新兵,能來到紅其拉甫邊防連,是無上光榮的。我們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連隊,你來到這個連隊,一定要繼續發揚我們‘紮根帕米爾,忠誠戍邊關’的紅其拉甫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刻苦訓練,將紅其拉甫精神傳承和發揚下去。”周林平一邊描紅一邊對高光輝説。

“是!班長,請您放心,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紅其拉甫人,定不負祖國對我的期望。”高光輝回答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很清晰。帕米爾高原4月依然白雪皚皚,一片白茫茫之中,描紅後的界碑更加鮮艷奪目,佇立於風中。

4月13日,周林平(右)和高光輝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7號界碑處執勤。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包括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們在內的所有中國軍人發自內心的誓言,正是他們以身許國、浴血奮戰,鑄成今日中國之富強基底。

4月10日,在阿合奇縣哈拉奇鄉阿合奇村,46歲的阿不都別克在家中練習《瑪納斯》説唱。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一路走來,沿著G219國道我們用鏡頭記錄了許多新疆故事,回看素材時我發現,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不論是對於“另一半”沒有族別要求但一定要留在塔城生活的俄羅斯族姑娘安娜,還是用柯爾克孜語講述自己如何熱愛《瑪納斯》的柯爾克孜族非遺傳承人阿不都別克·俄斯坎,亦或是為因公犧牲的各族英雄接力守護陵園53年的艾買爾和艾尼瓦爾父子……大家都在驕傲地講述著家鄉的故事,都在用行動守護著自己熱愛的家鄉。

策劃:蘭紅光

統籌:費茂華、周大慶、劉金海

記者:楊植森、趙戈

編輯:侯俊、呂帥、張鋮、周大慶

【責任編輯:韓雅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