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國防開支無法保證美國安全
師冠男 中國現代國際關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出爾反爾是美國政府執政的一貫風格。2025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沒有理由在軍事上花費近1萬億美元”,希望“中美俄達成協定、將各自國防預算減半”。此話落地還不到2個月,他就在新聞發佈會上驕傲宣佈“即將公佈的美國國防預算接近1萬億美元”。此預算若成真,將成為美國史上最高國防開支,比2024年美國892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高出12%,甚至超過2024年瑞士國內生産總值。
近十年來,美國國防預算快速攀升,由2015財年的約5600億美元提升至2025財年的近9000億美元,突破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而大量裁撤政府官員、呼籲削減整體預算的特朗普政府,卻在上任首年便冒著財政赤字擴大的風險執意增加國防開支,這反映出美國政府的戰略考量和優先目標。
第一,特朗普政府懷有較深的不安全感,且依然迷信軍事力量和絕對安全,想要確保美國對別國的絕對軍事優勢。特朗普表示,當下“有很多壞勢力”,所以即便美國要節省成本,也必須要“建設軍隊”“強大自身”。以更高預算建設美軍的一大重點是加強美國國防工業建設、加快美軍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例如,特朗普政府3月宣佈選定波音公司來執行生産美國第六代戰機F-47項目。該項目預計耗資約200億美元,將於2029年全部完成。此外,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多次表示,將把更多資金用在整合美國軍事基地、恢復軍隊戰鬥精神、重建美國威懾力上來,將讓美軍“再次成為地球上最致命、最強大的力量”。
第二,特朗普政府要以自身為“榜樣”號召和督促其他盟友夥伴儘快提高軍費開支佔比。2025年1月,特朗普抱怨其他北約盟國為“美國的保護”所承擔的費用過低,敦促歐洲國家將軍費開支佔比從目前規定的2%大幅提至5%,並聲稱“它們都能負擔得起”。4月,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參加北約外長會議時,又一次提出期望,表示美國希望各方朝著一條“現實路徑”前進,最終達成“每個國家實現5%”的目標。當前沒有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達到這一水準,且達成這一新標準並非易事。歐洲媒體指出,這需要歐洲額外拿出數千億美元,“在政治和經濟上都不太可能”。
第三,特朗普團隊要為背後支援者和利益相關者“撈好處”。國防開支長期以來是美國國防機構和私人承包商濫用公款、損公肥私的溫床,美國前五大國防承包商長期包攬美國國防開支的一大部分。而近年在軍用人工智慧領域大放異彩的帕蘭提爾公司及其創始人彼得•蒂爾,與特朗普團隊過從甚密。彼得•蒂爾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便堅定支援特朗普,被美媒稱為“美國副總統萬斯的導師”。他身邊多位合夥人和好友已在特朗普新政府中謀得重要職位,帕蘭提爾公司的過半收入也依賴美國政府的合同。據美媒統計,2022—2025年,美國國會中只有1名眾議員購買了帕蘭提爾公司股票,而自特朗普2025年1月宣誓就職以來,至少有5名國會眾議員購買了該公司股票。據美國助理防長邁克爾•霍羅威茲透露,美國國防部已經啟動了幾項新的人工智慧計劃和投資,人工智慧建設將被優先考慮。
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不論是為加強國防工業建設、加快武器更新換代,還是督促盟友夥伴提高國防開支佔比,其背後目標恐怕都是遏制中國。當前,赫格塞思、負責政策事務的美國副防長科爾比等人都是著名對華鷹派,強烈主張美國軍方將重點從歐洲和中東轉移至中國,同時要求日韓等國快速提高軍費開支以“遏制與中國的戰爭”。
但是,窮兵黷武並不一定能夠維持美國霸權和給美國帶來安全。據美國布朗大學統計,“9•11”事件後,美國在對外戰爭上花費超8萬億美元,導致數十萬平民死亡、重要地區動蕩不安、數十萬美國軍人身心俱傷。特朗普政府應認真思考,在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的情況下,強調軍事優先、一味提高國防預算的對外政策是否真能使美國更加偉大?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