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出局,南韓政壇誰主沉浮?
焦健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亞洲研究所講師
近日,南韓憲法法院就尹錫悅彈劾案作出宣判。8名法官一致認為,尹錫悅嚴重違反憲法和法律,即刻罷免其總統職務。由此,尹錫悅成為南韓憲政史上繼樸槿惠之後第二位被罷免的總統。
尹錫悅因何失敗?
尹錫悅被罷免,意味著他將以普通民眾身份接受涉嫌發動內亂案刑事審判。根據南韓法律,內亂罪主犯可被判處終身監禁、無期徒刑乃至死刑。其夫人金建希亦可能因涉嫌操縱股價、地産投機、干預政治及收受賄賂等指控,重新接受調查。
尹錫悅的政治資本始於其擔任檢察總長期間。但其在政治上的失敗,也主要源於他一直在用檢察官的思維方式從政。他沒有擔任國會議員的政治經驗,檢察官的世界只有“有罪”和“無罪”兩種立場。但政治不是非黑即白,從尹錫悅的行為看,他似乎不理解政治的本質是溝通與妥協,只知道用極端手段對付反對者。
南韓政壇在尹錫悅任內始終處於“朝小野大”的局面。他本應通過與國會溝通、與在野黨合作,爭取施政動力。然而,尹錫悅政府上臺後,朝野矛盾不斷激化升級。在野黨共發起了29次彈劾——這個數量超過之前歷屆政府彈劾數量的總和。從2023年4月的《糧食管理法》開始,尹錫悅共25次對國會通過的法案行使了否決權,僅少於李承晚(執政12年)的45次,但超過李承晚之後歷任總統的總和。
新一輪總統選戰
尹錫悅被罷免後,南韓政界將進入新一輪總統選戰。南韓政府已確定於6月3日提前舉行新一屆總統大選。在此之前,南韓總理韓德洙將繼續代理總統。
在上屆總統選舉中,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以不到1%的得票率差距敗給尹錫悅。近兩年,李在明積極“立人設”,採取包括“無期限”絕食抗議尹錫悅政府政策、要求政府向國民致歉等手段,同時堅定地反對福島核污水排放,呼籲內閣重組與執政風格的根本轉變,從而贏得民眾廣泛關注。近期,李在明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在二審中被改判無罪。雖然三審判決尚未公佈,但其競選總統的法律障礙或將由此被掃除。李在明也因此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總統人選。
根據近日民調顯示,李在明支援率達到33%,雇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以9%的支援率位列其後,其他人選包括國民力量黨前黨首韓東勳、大邱市長洪準杓、首爾市長吳世勳等,三人支援率都僅為4%。
從目前情況看,由於進步陣營普遍希望阻止保守派掌權、徹底清算尹錫悅的“內亂殘余”,各派聯手支援李在明成為單一候選人的可能性極大。若保守陣營無法形成合力,會形成“多對一”的壓倒性格局。
此外,若李在明當選,保守陣營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報復。這種危機意識或許將成為團結保守陣營的“黏合劑”。凝聚保守陣營並贏得中間派選民的支援,將成為國民力量黨翻盤的唯一途徑。
南韓政局走向
目前,南韓面臨內憂外困。由於總統缺位,外交溝通不暢,南韓被美國政府列為“敏感國家”,韓美同盟關係面臨重大挑戰;南韓接連發生民航飛機事故、軍機演習中誤投炸彈、大規模山火蔓延等惡性災難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産損失;部分年輕人參與暴力示威事件,社會分歧越來越極端化。圍繞尹錫悅彈劾案,社會嚴重撕裂對立,民心躁動不安,政府與在野黨控制的國會相互掣肘,經濟振興政策難以落地,物價飛漲、匯率出現大幅波動。
在歷經四個多月的政治動蕩後,南韓社會已然發生深刻變化。因此,選舉過程中會出現多少變數難以預料。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哪位候選人最終當選都將對南韓政局與經濟社會的中長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未來,南韓政局的穩定,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方能否在動蕩中尋求理性平衡。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