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南韓大選將延續彈劾案博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南韓大選將延續彈劾案博弈

2025-04-07 09:1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在尹錫悅4日被罷免總統職務後,南韓正式進入“大選模式”。可以説,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是各方力量圍繞尹錫悅彈劾案博弈的“加時賽”,對陣格局鮮明,但在某些環節也存在變數。

首先,此次選舉將是“贊成彈劾”與“反對彈劾”兩方博弈的“加時賽”。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此前一直堅持反對彈劾尹錫悅,部分國民力量黨的核心成員甚至還走上街頭造勢。然而,3月下旬的南韓民調顯示,有六成南韓選民贊成彈劾尹錫悅,意味著國民力量黨實際上站在了大多數選民的對立面。因尹錫悅被成功彈劾而佔據極大優勢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必將繼續打“彈劾牌”,如推動法院審理尹錫悅的“內亂頭目”嫌疑、繼續發起調查金建希等人的“特檢法”等,達到讓執政黨繼續背負“內亂政黨”包袱的目的。此外,共同民主黨還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明泰均特檢法”,打擊與政治掮客明泰均案有牽連的執政黨政客,削弱其力量。

在本就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國民力量黨採取的選舉策略就顯得至關重要。目前,該黨內部的潛在總統候選人分成兩派:雇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大邱市長洪準杓、首爾市長吳世勳等人反對彈劾尹錫悅,他們可能試圖將對罷免尹錫悅的憤怒情緒轉化為支援力量;前黨首韓東勳、前院內代表劉承旻、國會議員安哲秀等支援彈劾尹錫悅,他們主張同尹錫悅徹底切割,並可能試圖借此獲得選民支援。按照目前國民力量黨的初選規則,黨員投票的權重佔七成。在不修改規則的前提下,該黨或將面臨“兩難”:反對彈劾的政客最有可能獲得提名,但他們卻很難獲得一般選民青睞;有望得到選民支援的候選人,又很難獲得黨內提名。

其次,這次選舉也將是“挺李”與“反李”兩方鬥爭的“加時賽”。儘管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三年前的選舉中惜敗,但他一直是下屆總統的最熱門人選。雖然首爾高等法院3月底針對李在明的無罪判決進一步鞏固了他的優勢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勝券在握。相較于他的支援率,李在明在南韓選民中的“非好感度”同樣不低。在四成選民尚未決定支援哪位候選人的情況下,李在明可能會在競選主張和策略上更加謹慎,以吸引中間選民和改革保守選民的支援。同時,鋻於他曾多次險些遭遇不測,強化安保、防止遭遇極端反對者的刺殺,也可能成為未來李在明在選舉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大事項。

最後,即將到來的選舉也將是對“進步”和“保守”陣營內部合作程度的考驗。在此次選舉中,進步勢力能否形成以李在明為中心的單一總統候選人、保守勢力能否團結一致推出單一候選人,可能成為影響選舉格局的關鍵因素。南韓之前兩次總統選舉的情況已表明這一點:在2017年樸槿惠被彈劾後舉行的選舉中,本就處於劣勢的保守勢力各派推出多人參選,最後來自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輕鬆獲勝。2022年的選舉中,尹錫悅在最後時刻與中右翼總統候選人安哲秀成功聯手,而李在明卻未能與同為進步陣營的正義黨總統候選人沈相奵合作,結果尹錫悅以0.73%的微弱優勢獲勝。

從目前的情況看,由於進步陣營普遍希望阻止保守派掌權、徹底清算尹錫悅的“內亂殘余”,各派聯手支援李在明成為單一候選人的可能性極大。並且,李在明之外的進步陣營潛在候選人支援率過低,很難分散李在明的選票。保守陣營內部的情況則較為複雜:在執政黨黨內,多人將競爭總統候選人之位;在執政黨外,前國民力量黨黨首李俊錫領導的改革新黨,以及極右牧師全光焄領導的自由統一黨,也可能推出候選人參選。若保守陣營無法形成合力,可能會形成“多對一”的分散格局。尹錫悅在遭到彈劾後第一時間向其支援者表示感謝,並呼籲執政黨做好選舉工作,就或許有團結黨內及保守陣營的考量。此外,若李在明當選,保守陣營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報復。基於這種可能性的危機意識,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團結保守陣營的“黏合劑”。

在歷經四個多月的政治動蕩局面後,南韓社會已然發生深刻變化,選舉過程中會出現多少變數仍未可知。無論哪位候選人最終當選、哪個黨派最終執政,都將對南韓政局與經濟社會的中長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作者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