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打壓驅逐陸配,算什麼本事?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打壓驅逐陸配,算什麼本事?

2025-03-27 09:0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台灣民進黨當局打壓島內大陸配偶(陸配)的惡劣行為,引發兩岸輿論的高度關注,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劉振亞)被驅逐一事,更是成為輿論旋渦的中心。

臺當局以涉嫌在網路上“宣揚武統”為由,于11日撤銷劉振亞的在臺居留許可,並勒令她限期離臺。劉振亞通過各種渠道對臺當局的無理舉動進行了抗爭,也得到了來自島內部分群體的聲援,但仍然無濟於事。25日,劉振亞被迫告別3個子女返回大陸。此外,“小微”“恩綺”等陸配網紅同樣也面臨被驅離的命運。民進黨發言人吳崢當天表示,對劉振亞採取的行動是針對“少數陸配危害國安的言行”。這種公然宣揚“兩國論”,打壓島內“最弱勢群體”、製造“綠色恐怖”的行徑,是對台灣民眾權利的公然侵犯,更是對台灣問題紅線的公然踐踏,卑鄙齷齪,令人不齒。

生活在台灣的30多萬陸配之所以被稱為島內“最弱勢群體”,是因為其經常要面對來自臺當局的污名化和歧視。臺當局對陸配提出了比外國配偶更苛刻的入籍條件,還對陸配在臺就業進行嚴格限制。陸配遠離原生家庭來到台灣,本就面臨家庭和經濟上的多重壓力,而在臺當局的政治操弄和輿論渲染下,陸配不僅難以得到同情和幫助,反而時刻面臨懷疑和歧視。新冠病毒肆虐時,他們承受了“病毒來源”的罵名;兩岸對立加劇後,他們又被懷疑是“政治統戰力量”。這對於努力融入台灣社會,並盡力為台灣發展作貢獻的他們而言,顯然是極其不公平的。

在臺的陸配群體本就如履薄冰,民進黨當局依然沒有放過他們。對於急需凝聚“反中”共識,以打壓政治對手、緩解自身政治困境的賴清德而言,這個島內“最弱勢群體”無疑是其“政治大棒”敲打的最合適目標。島內親綠網紅沈伯洋、曹興誠、“八炯”等蠅營狗茍之輩配合賴清德,“拿著放大鏡”在島內到處尋找所謂的“在地協力者”,曝光陸配個人資訊的同時,還對他們實施網路暴力甚至人身攻擊。他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驅逐這些陸配“殺雞儆猴”威壓台灣民眾,“親大陸”的人沒有好下場,“親綠”才是唯一的選擇。長此以往,島內的寒蟬效應只會進一步加深,兩岸之間的交流更會遭到根本性的破壞。

民進黨當局打壓陸配,除了侵害島內民眾的基本權利、破壞台灣的民主基礎和社會環境以外,對台灣沒有哪怕一丁點的好處。作為普通人的陸配,既不能決定台灣的“統獨”走向,也不能決定海峽兩岸“和戰”的未來,他們甚至連自己能否留在台灣、能否與家人團圓這樣的事情都決定不了。僅僅是因為在網上討論與“武統”有關的內容就被驅逐,那麼民進黨天天自我標榜的“信仰自由”何在?“言論自由”何在?“人權保障”又何在?況且,島內的某些政客、“名嘴”一直在渲染“武統”,“零日攻擊”這樣的電視劇也一樣,可講出那些話和寫出這樣劇本的人,就沒有受到和陸配一樣的待遇。只欺負無權無勢的陸配群體,真的不算什麼本事。

明眼人都知道,陸配的言論只是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排除異己的藉口。該為兩岸關係惡化負責的,從來都不是老實本分的陸配群體,而是決定在“台獨”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的賴清德之流。賴清德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把兩岸關係等同於“敵對關係”,已經徹底坐實了他“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製造者”的身份。他違逆民意拋出的“17項策略”,徹底暴露出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的醜惡面目,所言所行就是要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就是要在島內搞“恐怖政治、綠色獨裁”。在對島內制度體系以及民意進行充分試探後,民進黨當局必然會採取更加激進的行為,在台灣社會打造密不透風的“綠色鐵幕”。可以説,島內“台獨”勢力已然走上“納粹化”的政治瘋狂道路。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兩岸同胞千百年來形成的血肉聯結不會中斷。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也不會停、不會斷、不會少。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更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廣大台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應該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深明大義、奉義而行,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作者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