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罰沒收入顯著增加,“遠洋捕撈”式執法必鬚根除

2024-12-19 08:4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王叢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12月16日,國務院就“加快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水準”進行專題學習。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上強調,要強化執法監督,關注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大量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等情況,審查核實相關執法行為,有問題的要及時糾正。

近來,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的情況頻發,具體表現為執法機關依法收繳的罰款、沒收款、贓款以及沒收物資、贓物的變價款收入顯著增加,其主要包括公安、交通、稅務、法院、市場監管等一般罰沒收入和公安、市場等緝私罰沒收入等。“罰沒收入顯著增加”的背後,是部分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違規進行異地執法、趨利執法,甚至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的違法執法行為所致。

依照行政處罰法,行政執法至少要遵循兩大原則:包容審慎原則和屬地管轄原則。包容審慎原則是指,對於初犯或沒有主觀惡意且輕微的違法行為等,應該採取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如提醒、警告、建議等方式,做到教育和處罰相結合,而非直接罰款。行政執法屬地管轄原則是指,行政處罰應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執法部門屬地管理,原則上屬地的行政執法部門立案、調查並作出最後處理。這就意味著,涉及對違法企業的行政處罰,應由行為發生地的執法部門來執行。

實踐中,由於各地行政執法部門及其執法人員對於法律規範和原則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執行中難免會有偏差。但如果行政執法偏差過大,甚至是為罰款而進行的選擇性異地執法,即所謂的“遠洋捕撈”式執法,不僅損害法治秩序、營商環境,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對政府公信力、權威性也會造成極大破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産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健全依法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機制。”為此,需要建立健全異地行政執法協助及其相關法律規範。加快修訂招標投標法、政府採購法,行政執法協助規範等法律法規,強力破解地方保護、行政壟斷行為,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此外,還應大力推動修訂完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和清理不平等對待不同性質企業的制度規範,確保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賬款或提前預付的採購款項,以確保各類企業的合法權利。

罰款是治理手段,而非目的,要堅決杜絕以罰款為目的的異地行政處罰行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嚴肅對違法行政執法的追責和懲處。這不僅需要紀檢監察的全面介入,也同樣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監督,確保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敢、不能、不想違法執法。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