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商品館”是智商稅嗎?
劉遠舉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當下,“俄羅斯商品館”頻繁出現在各大商場中。這些店的模式相似,規模都不大,裝修風格、經營産品、價格也大同小異。店裏商品的核心賣點是“俄羅斯原裝進口”,在顯眼位置擺放著具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長麵包、套娃、俄式純豬肉腸等産品,有些店還為烘托氛圍播放熱門俄語歌曲。
“俄羅斯商品館”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慶等城市快速複製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智商稅”爭議。原因是“俄羅斯商品館”所售産品雖然包裝上有俄文覆蓋,産品名稱也頗具俄式特色,但如果細看,就會發現很多産品的産地其實是中國。俄羅斯大列巴、俄式純豬肉腸産地是牡丹江,奶粉來自齊齊哈爾,駝奶片産自廣東潮州。也就是説,這些産品,雖貼有俄文標簽,但都是不折不扣的國貨。
根據相關法規,進口産品在國內市場銷售必須印有中文説明,以防止中國消費者看不懂外文。但中國産品在有中文標簽的情況下,也可以印刷外文,法律法規無法禁止這樣做。很多商家就鑽了這樣的“空子”——在中國産品上大量印刷俄文,以此誤導消費者。
據媒體報道,一些經銷商可能採用了購買俄羅斯商標在國內生産的模式,也有國內企業採用俄羅斯工藝生産俄羅斯商品,甚至有企業稱“雖不是進口(俄羅斯),但其生産原料有俄羅斯的成分”。
顯然,購買一國商標,使用一國技術,有一國成分,都不能宣傳為“進口産品”,就像麥當勞、肯德基不能宣傳為自美國進口的産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商家在銷售商品時,應當提供真實、準確的商品資訊。如果商品並非進口,但商家卻故意宣傳為進口,就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
對消費者而言,虛假宣傳,只是風險之一。這類“俄羅斯商品館”規模一般都不大,多數是臨時搭建,其對商家而言,低成本模式意味著更低的風險和更高的利潤,但對消費者而言,則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和更低的性價比。低成本投入往往意味著商家並沒有長遠規劃,很可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對商品品質、食品安全,自然不會太上心。
這種商業模式還有線上渠道。有些外國面孔的帶貨主播,自稱是俄羅斯人,能夠極大提升産品銷量,甚至收到大量打賞。但一個帶貨主播往往是團隊運營,“俄羅斯人”人設的背後,其實還是中國人,甚至有些外國面孔是AI合成而來。前兩年,一個名為“俄羅斯娜娜”的賬號在短視頻平臺上走紅,該網紅自稱來自俄羅斯,操著蹩腳的“俄式中文”,最常説的一句話是“中國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好”,並且極力誇讚中國,擁有200多萬粉絲。後來,官方發佈消息指出,該賬號存在濫用平臺道具、倣冒虛假人設的情況,並對其進行無限期封禁。
“俄羅斯商品館”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像“俄羅斯娜娜”和俄羅斯的關係一樣。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