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確定性從未改變
時值年末,又到了國內外各大投資機構年度總結、展望來年各國經濟政策的時間點。不無意外地,習慣於唱空中國經濟的個別西方媒體,繼續悲觀看待中國發展。然而,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的會議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顯然,中國經濟向前發展的確定性從未改變。
對中國經濟發展持悲觀看法的人,如果不是為了迎合網際網路蹭熱度,那就是對中國經濟缺乏全面客觀的認知、缺少深入實踐的調研。首先,中國政府的降本增效早就已經悄然展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一直把降低地方隱性債務風險作為重點工作,通過整合各色地方投融資平臺,把隱形債務顯性化、分門別類進行可持續管理規劃。對區域經濟的“化債成效”,早就成為各級政府官員的重要關注點。到2024年,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已經基本摸清,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特別國債發行等手段置換存量地方債務,“控制總規模、降低利息成本”等工作已經進行數年,這就是為什麼自2024年下半年起地方政府逐漸有了更多增量財力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模式升級:從改革開放初期稅收土地減免等簡單招商引資模式,向資本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轉變。地方政府逐漸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開始更加注重現代金融工具的使用,也就是從項目思維向鏈式思維轉變,從爭取招引一個個項目,到儘量構建一個個生態。這代表著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區域間的競爭,不再是房地産背景下的“土地財政”經營城市,而是基於全球現代産業鏈分工的科技引領新質生産力,通過本地高效率的發明成果轉化吸引科學家創業帶動産業生態,進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共同富裕。12月9日的政治局會議就明確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經濟的活力也深植于地方經濟的差異化,而2025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更大舞臺,無疑給了這種差異化更廣闊的想像空間。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業創新出口、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早就在國外深入人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是得到共建國家的積極支援,中國企業也從最初為共建國家架橋修路的試點工程,逐步發展到在更加全面的基礎設施和産能合作的投資領域深耕。
近幾年,中國外貿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也一直是中國經濟確定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製造”繼續長期保持國際比較競爭力,中國經濟將持續化解存量債務,為國人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國際化、高科技、現代管理等複合型人才,新一輪青春、智慧和勤奮的國際大挑戰依然可期。
同樣可期的,還有2025年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一方面,隨著我國財政政策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持續化解,2025年地方政府在可用財力上會明顯好于2024年,這對於擴大國內需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創新發展無疑是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人對房地産價格“只漲不跌”觀念的逐漸調整,中國持續審慎的貨幣政策也在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變,進而會釋放更多流動性、促進經濟體內貨幣杠桿率水準穩中有升,這對於提升國內消費意願、穩定股票市場價格都將起到顯著作用。
一個投資者結構穩定、優勝劣汰機制清晰、對科技創新估值合理且適度溢價的股票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順利轉型的重要保障。如果説,改革開放初期大量中國科創型企業不得不“遠渡重洋”去美國上市融資,那麼隨著中國民間財富的積累,我國已經從一個資本短缺型經濟體轉變為資本充足、甚至是資本冗余型的經濟體。如何充分發揮股票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讓寶貴的資金資本流向那些發明成果轉化項目、流向那些科學家創業者,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時代挑戰,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路徑。(作者是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