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甩鍋中國,西方為不擔氣候責任找藉口

2024-12-09 08:45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巴庫氣候團結契約”剛在氣候融資新集體量化目標上取得突破,就有美國媒體炒作“西方買單中國污染”的話題,並據此指責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缺乏實際行動。“西方買單中國污染”的邏輯是冷戰時期霸權主義思維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延續,用大白話説就是“我可以發展,你們不能發展”。

一方面,西方站在氣候行動的“道德制高點”,認為只有自己才能帶領全球實現碳中和。另一方面,他們有意忽視,自己今天的繁榮是以巨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帶來的工業化的結果。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這些歷史事實撕下了西方的偽善面具。研究顯示,從工業革命開始到20世紀中期,西方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的95%,到20世紀末仍佔全球的77%。英國利茲大學等機構202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約90%的過量碳排放源自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今天,西方動輒指責發展中經濟體氣候行動遲緩,自己卻放鬆環保法規,甚至一度退出“氣候群”。

西方國家今天的良好環境,很大程度上源自實現工業化後通過污染跨境轉移,把對環境成本高和環境污染大的工業生産基地遷移到發展中國家。對這種使原來區域性環境污染演變為全球性環境污染的當代責任,加上原本就應承擔的歷史責任,西方選擇集體性忽視,嚴重違背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如果用一些西方媒體描述的所謂“事實”來指責發展中國家,就會加劇全球發展的“馬太效應”:西方國家依靠“環境殖民”手段繼續紙醉金迷,發展中國家付出環境成本卻艱難度日。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要避免全人類走向氣候末日,西方國家不買單誰來買單?

中國一直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參與者和引領者。世界資源研究所官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是重要的氣候融資提供者,2013—2022年,中國每年平均提供的氣候融資接近45億美元。就在巴庫氣候大會(COP29)開幕當天,中國官方首次公佈了2016年以來總計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的南南合作氣候資金,用以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2023年,中國在能源轉型上的投資達6760億美元,近十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2.5億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承諾的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指出,過去幾年中國提供了能夠幫助能源轉型的産品,在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運用。可以説,中國是在能源轉型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 

西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甩鍋”中國,是轉移全球氣候行動的焦點,為其承諾的氣候資金遲遲不能兌現找藉口。COP29雖然在氣候融資上達成協定,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協議必須得到全面按時履行,承諾必須迅速轉化為資金”的理想期待能否如期實現,還有待觀察。(作者是湖州師範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布達佩斯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