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敘利亞戰火再起,反對派為何發動突然襲擊?

2024-12-04 07:0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高婉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

中東局勢再起波瀾。當地時間11月27日,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停火協議剛剛敲定,敘利亞內戰就驟然升級——反對派武裝突然向敘利亞西北部阿勒頗省發起攻勢,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敘利亞西北部戰火再起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多支反政府武裝興起,既相互傾軋,又攻擊敘政府。以民族、宗教教派劃分,這些武裝團體大致可分為三個派系:一是美國支援的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力量(Syrian Democratic Forces,SDF)”,佔據敘利亞東北部地區;二是土耳其支援的“敘利亞國民軍”(Syrian National Army,SNA),盤踞在敘利亞西北部地區;三是主要由遜尼派武裝分子組成的鬆散聯盟“軍事行動司令部”(Military Operations Command),佔據敘利亞東北部伊德利卜省大部分地區,為首的武裝團體是“沙姆解放組織”(Hayʼat Tahrir al-Sham ,HTS),“沙姆”意為“北方”,代指大敘利亞地區。

本輪帶頭突襲敘利亞政府軍的正是HTS,它的前身是“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曾與“基地”組織有聯繫。2017年,其與“基地”組織斷絕關係後,重組更名為HTS。此次行動中,HTS糾集多個較小的武裝團體,共計數千人,向伊德利卜省、阿勒頗省、哈馬省等政府控制區發起攻勢。截至12月3日,反對派已在3個省份佔領200多個城鎮和村莊,並佔據了機場、公路等多個關鍵要地。

敘利亞政府軍在經歷了初期的敗退後,很快重整軍力,並派出增援部隊。與敘利亞政府交好的俄羅斯也迅速給予支援,連續對反對派武裝進行空襲和炮擊。伊朗方面也力挺敘利亞政府,並派出部分什葉派民兵奔赴敘利亞戰場。目前,敘利亞政府稱已奪回多城控制權,反對派武裝則予以否認。

反對派為何突然發難?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初期,敘利亞政府一度失去國內80%以上的領土控制權。直到2015年俄羅斯介入後,局勢才出現扭轉。2020年3月,在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外交努力下,敘政府和反對派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動蕩近十年的局勢得到暫時緩和。不過,雙方在停火協議下仍有低烈度的互襲。此次反對派武裝突然進攻,烈度空前,不僅一舉打破了4年來的表面和平局面,更讓敘利亞政府措手不及。

主觀來看,敘利亞反對派選擇此時進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想“坐以待斃”。2021年以來,敘利亞政府在國內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在國際上的外交孤立處境日益緩解,不僅與阿聯酋、沙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握手言和,更被阿拉伯聯盟重新接納。曾經極力反對敘政府的土耳其也與之進行了多輪和解談判。這引發HTS等反對派武裝極大不安,擔心自己會成為地區國家與敘利亞政府和解的犧牲品。加之近期敘利亞政府還加強了對伊德利卜省的攻勢,這更讓反對派感到“時日無多”。反對派將此次行動稱之為“威懾侵略行動”,自稱是為了回擊近期敘政府的“侵略進攻”,實質是想主動出擊,爭取在未來可能出現的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

客觀來看,近期的加沙衝突、黎巴嫩衝突、烏克蘭危機為反對派武裝提供了進攻“窗口”。加沙衝突以來,由於以色列認為伊朗利用敘利亞領土作“轉机站”,向黎巴嫩真主黨提供武器,便加大了對敘利亞的打擊力度,今年4月,以色列還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建築。出於控制損失的考慮,伊朗減少了在敘利亞的人員駐留。與此同時,今年10月黎以爆發衝突後,黎巴嫩真主黨蒙受巨大損失,自顧尚且無暇,對敘利亞的支援力度更明顯下降。另外,俄羅斯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對敘利亞的支援也不比從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給了反對派“趁火打劫”的信心。

中東局勢亂上加亂

反對派的此番襲擊帶來的示範效應,或將打開敘利亞亂局乃至中東亂局的“潘多拉魔盒”。

首先,敘境內其他反對派武裝蠢蠢欲動。HTS等反對派進攻阿勒頗後,土耳其支援的SNA也乘勢加大了對死對頭庫爾德武裝SDF的撻伐。而隨著特朗普的上臺,擔心被特朗普徹底拋棄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也可能效倣HTS,主動出擊,盡最大可能攻城略地。

其次,敘境內的大國博弈將更趨複雜。加沙衝突以來,伊朗陣營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此次HTS發起攻勢,進一步打擊伊朗在敘勢力。與此同時,為維護自身利益,土耳其、美國等也可能加快在敘利亞推出代理人戰爭。

最後,中東恐怖主義或將回潮。隨著中東局勢越來越亂,相關恐怖主義組織也將渾水摸魚,趁勢興起。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