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允許烏克蘭用導彈攻擊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郭曉兵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日前,拜登政府大幅調整援烏武器的使用政策,准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攻擊俄縱深。拜登政府任期已不足兩個月,為何突然作出這一重大決定?又將對俄烏局勢産生怎樣的影響?
所謂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是由美國洛馬公司製造的一種短程彈道導彈,可攜帶170千克的炸藥,射程達305公里。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此款導彈,主要是為了打擊蘇聯境內的高價值目標。美軍曾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使用該款武器打擊伊拉克的導彈發射器和發射場。
自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對烏提供遠端武器及相關使用政策一直是美國內爭議焦點。拜登政府對於向烏提供此類武器不無顧慮:一是擔心自身武器庫存不足,向烏大量提供此類武器將影響其他地區尤其是“印太”地區戰備;二是擔心烏使用此類武器攻擊俄羅斯或引發衝突升級,甚至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此後,美藉口朝鮮向俄羅斯提供遠端彈道導彈,向烏提供數百枚陸軍戰術導彈系統,並秘密批准烏用其攻擊烏東地區以及克裏米亞的目標,但不允許攻擊俄境內目標。此後,烏多次使用該款導彈攻擊克裏米亞和黑海的俄軍事目標。5月,俄烏圍繞烏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的攻防作戰趨於激烈,美開始允許烏使用“海馬斯”系統攻擊俄境內軍事目標,但陸軍戰術導彈系統不在此列。8月,烏克蘭突發奇兵,攻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之後,烏總統澤連斯基一再呼籲美放寬對遠端武器的使用限制,這也是他向西方推銷其“勝利計劃”的關鍵內容。但9月26日拜登與澤連斯基會晤時,仍拒絕其使用美制遠端武器攻擊俄縱深的要求。
拜登政府此番調整援烏遠端武器使用政策,藉口是反制朝入俄作戰。一是在戰術上,幫助烏抵禦俄在庫爾斯克地區的反攻,從而儘量保住與俄談判的籌碼。美宣稱俄正調動包括朝鮮援軍在內的5萬名士兵對佔領庫爾斯克的烏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烏克蘭可使用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攻擊俄朝軍隊集結地、關鍵軍事裝備、後勤節點、彈藥庫和俄境內補給線。二是在外交上,向朝鮮發出威懾信號,阻止其向俄增派援軍。
此外,拜登政府此舉明顯有對衝特朗普第二任期對烏政策調整的考慮。特朗普與拜登對於烏克蘭危機的看法迥異。特朗普猛烈抨擊拜登政府向烏提供大量援助,力主儘快終結俄烏戰事。其出發點有兩個:一是在經濟上,他認為,戰爭滋生通脹,結束衝突可以降低大宗商品價格;二是在戰略上,結束歐洲和中東的衝突,才能集中精力對付中國。美候任副總統萬斯此前提出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讓烏接受現狀,允許俄保留所佔土地,並沿目前戰線建立非軍事區,同時烏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約或盟國機構”。拜登政府認為該方案無異於讓烏克蘭屈膝投降。
拜登政府該決定將加劇烏克蘭危機升級風險。在美宣佈新決定之後,英、法迅速跟進,允許烏使用其提供的遠端武器攻擊俄領土。對此,俄方反覆發出警告。俄總統普京早在9月就已表示,取消對烏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將大大改變衝突性質,意味著北約直接參與了衝突。為此,俄還醞釀修訂《核威懾國家政策基本原則》,強調“任何無核武器國家對俄羅斯的侵略,若有核武器國家參與或支援,即視為對俄羅斯的聯合攻擊”。這意味著烏利用援助的遠端導彈攻擊俄縱深目標,引發俄羅斯與北約核衝突風險可能增加。
不過,烏克蘭運用遠端導彈謀求局部優勢的潛力和時間窗口均有限。其一,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有限,此前已消耗一部分,剩餘的並不太多。其二,特朗普政府明年1月20日將上臺。其未必有“靈丹妙藥”能讓烏克蘭危機在24小時內停止,但完全可以撤回拜登政府的命令,重新限制烏對美制遠端導彈的使用範圍,從而讓澤連斯基更加順從地按照特朗普政府的指揮棒走。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