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7點經驗啟示為中美關係發展提供根本遵循

2024-11-18 13:2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時隔一年,世界再次聚焦中美元首會晤。

當地時間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利馬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在1小時45分鐘左右時間裏,兩國元首圍繞中美關係和國際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溝通。習主席總結了過去4年中美關係發展的7點經驗啟示,強調中方堅持“四個沒有變”,願同美方繼續保持對話、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延續中美關係來之不易的企穩勢頭。同時,雙方也沒有回避分歧。習主席深入闡述了中方在重大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拜登總統重申了美方不尋求對華“新冷戰”、不支援“台灣獨立”等政治承諾。

從時間上看,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正值美國政府交接過渡期。中方對美政策展現出戰略性、連貫性與高度責任感,表達了願同拜登及其繼任者為中美關係“大廈”添磚加瓦的誠意與努力。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國際銳評》分析説,在中美關係“承前啟後”之際,中方既希望拜登政府保持對華政策穩定,又寄望美國新政府充分理解中方對中美關係的原則、主張和底線,敦促其形成理性對華政策,確保中美關係沿著穩定、可預期的軌道前行。

過去4年,中美關係歷經跌宕起伏,總體實現了穩定。雙方恢復和新建了20多個溝通機制,在外交、安全、經貿、軍隊、禁毒、人文等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果。為建好中美關係這座“大廈”,中方提出一系列原則主張,比如強調中美關係應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努力為大廈築造好“穹頂”“基座”“支柱”。

此次會晤,習主席又高屋建瓴地歸納了7點經驗和啟示,包括:要有正確的戰略認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戰紅線底線,要多搞對話合作,要回應人民期待,要展現大國擔當。這些是中美建交45年的經驗總結,涉及美方應怎樣看待中國、如何平等交往、如何管控分歧、共擔全球責任等關鍵問題,為中美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

中美到底是“對手”還是“夥伴”?這一認知事關兩國關係根基。建交45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對美政策始終如一——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中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這一次,習主席強調,中方致力於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沒有變,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處理中美關係的原則沒有變,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立場沒有變,賡續中美人民傳統友誼的願望沒有變。這“四個沒有變”折射出中方維護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體現了大國擔當。

相比之下,美方一些人固守冷戰思維,將中國錯誤地定位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鼓動“脫鉤斷鏈”,築起“小院高墻”,導致中美關係一度跌入建交以來的低谷。事實一再證明,中美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美方從所謂“實力地位”出發壓制中國完全行不通,反倒令自身利益受損,還加劇了世界衝突對抗。這也警示美方:只有摒棄零和博弈思維、端正對華戰略認知,才能扣好中美關係的“第一粒紐扣”。

美國一些人還常説,要給中美關係加裝“護欄”。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習主席這次説得很清楚——“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必須恪守”“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4條紅線,不容挑戰”。同時,中方針對台灣、經貿科技、網路安全、南海、烏克蘭危機和朝鮮半島等具體問題闡明立場,明確要求美方尊重中國人民的發展權利。

分析人士對《國際銳評》指出,這些表態意在告誡美方,不能單方面要求中方配合管控分歧,而要平等相待,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一旦打破中方紅線和底線,中美關係“大廈”就會地動山搖。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發展關乎人類前途命運。兩國元首對此有高度共識。此次會晤中,兩國元首確認有必要應對人工智慧系統的風險,確認應維持由人類控制核武器使用的決定,強調應本著慎重負責的態度在軍事領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這些表明,中美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承擔著特殊責任,理應多為當前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確定性、提供正能量。

“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共同發展、各自繁榮。”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美關係取得的進展來之不易,值得共同珍惜。再過兩個多月,美國將迎來新政府執政。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以習主席提出的7點經驗啟示為指引,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進而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