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年代劇何以直抵人心
【文化評析】
近日,電視劇《小巷人家》熱播。該劇圍繞20世紀70年代末蘇州棉紡廠家屬區一條小巷裏居住的兩家人展開故事講述,對當時社會面貌的真實細膩還原,以及人物在時代大潮中奮鬥與成長的生動再現,引發觀眾熱烈共鳴。
反映時代精神,記錄時代變遷,展現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是影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像《小巷人家》這樣的一批現實題材年代劇屢屢見諸熒屏,引發廣泛好評,如《喬家的兒女》《父輩的榮耀》《南來北往》《夢中的那片海》等。它們共同鋪展開五彩斑斕的時代畫卷,傳遞出歲月變遷中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在較長的故事時間跨度中映照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並以精良的製作帶給觀眾良好的審美體驗。
奮鬥精神從來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或一個簡單的定義,我們以熱烈的實踐與創造,賦予它豐富的意蘊。如何對奮鬥精神的豐富內涵進行詮釋,使其不局限于單一樣貌,能引發觀看群體的思想與情感共鳴,是創作者需要破解的難題。家庭責任下的奮鬥帶有中國人明顯的文化烙印。在家庭責任的擔當之外,個體在夢想驅動下的拼搏也成為奮鬥精神的重要內容。
電視劇《小巷人家》裏,父母為了子女的成長、家庭的生計而辛勤付出、咬牙堅持,為家庭幸福而努力奮鬥。電視劇《喬家的兒女》中,喬家有五個孩子,長兄如父的喬一成在家庭變故下毅然挑起重擔,為了弟弟妹妹們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未來而不懈努力。這種為了家庭而奮鬥的精神,體現了中國人骨子裏對親情的守護和責任擔當。電視劇《夢中的那片海》中的青年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懷揣各自的夢想奮勇向前,這種夢想驅動的奮鬥是當代中國人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現實題材年代劇不僅要對奮鬥精神作出豐富而可信的詮釋,還要能提煉年代特質,記錄時代變遷。不少創作將故事置於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間的時空背景下,觀照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劇中的角色既是時代的參與者,也是時代的見證者,以獨特視角呈現行業變遷與人物奮鬥歷程。比如,電視劇《南來北往》中,從蒸汽機車到動車高鐵,展現了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電視劇《父輩的榮耀》展現了中國林業從傳統採伐到生態保護的深刻轉變,等等。這些劇集在對社會行業發展的展卷中,借由故事中人物的代際延續,深刻展現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
優秀的現實題材年代劇之所以被認為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與其對年代質感的打造有關。年代質感的鮮明體現之一就是對時代場景的真實還原。在場景佈置和畫面呈現上,創作者多根據故事發生的不同時間,精心還原各個年代的不同特色,在建築風格、服裝道具、街頭巷尾的氛圍營造上摳細節、下功夫,使觀眾仿佛真的置身於那個時代。以《小巷人家》為例,劇集的場景佈置精細。從大的場景來看,劇組找到了一處具有年代特色的小巷進行實景拍攝,城市輪廓、建築風格等都符合故事所屬的年代特色;從小的細節來看,人們的日常穿著、生活用品、出行工具等細節,也都真實地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風貌,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觀眾産生強烈的代入感,年輕觀眾也能借此了解過去的生活。此外,年代質感還體現在對人物的立體塑造上。立體塑造,既表現為人物性格的鮮明多元,還表現為人物在較長的故事時間跨度中的成長,讓觀眾能夠清晰看到人物的發展軌跡,深切感受到他們的生命力,從而更容易産生共情。
現實題材年代劇記錄的是並不久遠的歷史,講述的是中國人正在行進中的偉大征程,展現的是當代社會發展的波瀾壯闊,讓年輕一代更加了解我們的家與國所經歷的艱辛與奮鬥,也啟迪他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這些優秀劇集共同展現的情感溫度和精神力度,共同厚植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將給予螢幕前的觀眾持久的激勵與滋養。
(作者:張梓軒,係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