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

2024-11-04 16:58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歷史文化的滋養,不僅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歷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日常生活之中

讓文物親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寶

在“博物館+”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動更多人觸摸歷史文化、感悟文脈流淌,也能為美好生活添彩

從莫高千窟列鳴沙,到黃浦江畔時代潮,前不久,一場穿梭千年、跨越山海的體育文化之旅——“躍動千年  敦煌印記”敦煌壁畫中的體育文化主題展,在上海體育博物館開展。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壁畫,生動展現敦煌文化中弓射、馬術、武藝、球類等20余項傳統體育遊藝活動的景象。文物與體育的聯動,也為博物館發展提供了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去博物館看展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越來越多人走進博物館,在觸摸歷史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一些熱門博物館也存在一票難求的現象。一邊是旺盛的文化需求,一邊又是博物館容量有限,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從實踐來看,有的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有的則開設夜場、推出夜遊活動,還有的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承載量。這些舉措,都有助於破解供需矛盾,更好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不過,一座博物館,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走出”博物館,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有助於讓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館文化的滋養。

數字化技術的進步,讓一眼千年、一眼萬里成為現實。這既為博物館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增添著博物館的創新活力。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由於展廳空間有限,韓休墓的壁畫一度無緣與公眾見面。博物館依託虛擬現實技術、視頻切片技術、H5技術,將考古現場做成虛擬展廳。通過官網的“線上展覽”,觀眾不僅能“身臨其境”觀賞壁畫,還能體驗繁複而精密的修復工作。這啟示我們,用好數字化技術,創新形式,推出更多線上展覽、雲課堂、觀展互動等,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博物館的展廳更好延伸進大眾生活。

對歷史文化最好的保護,是融入日常生活,成為生活所需。實際上,歷史文化的滋養,不僅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歷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博物館裏的藏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遇,不僅有利於激活文物的生命力,也能拉近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甘肅省博物館的銅奔馬毛絨玩具,三星堆博物館以三星堆文物為原型的三星堆盲盒……一個個博物館文創産品走紅,背後是讓文物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推動文物合理利用,讓文物親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寶,讓文化浸潤人們的精神生活。

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博物館文化能與旅遊、教育等領域相融合,形成新業態。比如,有的博物館將市集、演藝、非遺展示、主題郵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融入運營,更好滿足觀眾多元化的需求;有的開展精品課程進校園活動,將博物館資源與學科教學相融合;有的城市開展“地鐵遇見博物館”主題展覽活動,以豐富形式展示文物瑰寶……某種意義上來説,博物館發展至今,其職能不僅僅是“歷史的儲藏室”,更是了解歷史文化的一把鑰匙。在“博物館+”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動更多人觸摸歷史文化、感悟文脈流淌,也能為美好生活添彩。

對於觀眾而言,逛博物館早已不是走馬觀花般的“到此一遊”,而是一場與歷史、文化的“走心”對話。這也對博物館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合理開發利用博物館資源,不斷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文化的燈火就能被點得更亮,博物館就能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豐厚滋養。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