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在探索宇宙中賡續創新基因

2024-11-04 16:58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光明時評】  

10月30日淩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90後訪客。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介紹,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十九號航太員乘組還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開展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太醫學等各項任務。

自古以來,奔赴星辰大海、叩問寰宇蒼穹、靜觀日月之行、遠瞻河漢燦爛始終寄託著中華民族的夢想,見證著我們探索宇宙的實踐。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一個個飽含浪漫主義色彩的遠古神話傳説故事歷久彌新,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始祖們對於宇宙環境、日地關係、時空演化的終極嚮往和樸素認知,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仰韶、陶寺、紅山、良渚等考古遺跡也證明,先民們自中華文明初始階段就注重通過觀象授時等方式進行天文知識積累和方法探索,後世大儒顧炎武更是感嘆“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伴隨著歷史的演進,觀測統計、儀器製作、曆法制定成為古代中國的常態化天文活動,研究精度、技術水準、應用能力不斷提升,與政治、經濟、社會的結合愈加深入緊密,關於宇宙本原、結構和演化規律的認識成為古代自然觀的最核心內容之一,更支撐起古人格物致知、修身齊家的人文精神和經世濟民、治國理政的社會理想。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不再止步于站在地球上“仰觀宇宙之大”,而是立足航太科技的優勢,推動空間科學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成為我國空間科學的起點;本世紀初,我國成功實施由“探測一號”“探測二號”組成的“雙星計劃”,實現了我國空間科學專用衛星“從0到1”的突破;載人航太和深空探測協同推進,助力我們更好地解釋宇宙現象與規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進入新時代,在新型舉國體制的保障下,“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宮”覽勝、“羲和”探空、“夸父”逐日、“天問”問天、“祝融”落火、“鵲橋”聯星、“悟空”探微、“墨子”測時,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大國重器和科技成就接連涌現,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凝結于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之中,勾勒出中華文明在賡續中變革、在傳承中創新的宏大意象,將先輩們的暢想變為現實,也以詩意承載我們對遠方的嚮往,借迢迢星河將中華文化傳遞至更遠的地方。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太局、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聯合發佈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提出我國空間科學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這個規劃是空間科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開啟了載人航太和空間科學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規劃聚焦2050年“成為世界空間科學強國”這一目標,圍繞宇宙起源演化、時空本質、太陽系和生命起源、載人深空探測等重點方向,設置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五大科學主題,提出至2027年、2028—2035年和2036—2050年3個階段實施的科學任務規劃,形成至2050年我國空間科學發展路線圖。規劃旨在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持續探究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科學“元問題”,持續取得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實現“致廣大”與“盡精微”的有機結合,成為我們建設科技強國、航太強國偉大征程中的重要指南。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中華民族的創新基因和復興夢想在“宇宙”二字上得到了無限延伸,並將始終伴隨我們對空間科學的無止境探索。

 (作者:董陽,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