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為何遭遇“滑鐵盧”?
于海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10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在眾議院大選中遭遇2012年重新執政以來的首次 “滑鐵盧”。自民黨雖仍保持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眾議院議席數大幅減少,比上次大選減少了65席。自民黨“一黨獨大”的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僅剩215個眾議院席位,未過半數。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立民黨、國民黨兩大“民主黨”趁機大幅擴張政治版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遭遇慘敗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治僵化和醜聞頻發。自岸田政府上臺以來,“統一教”問題、“黑金”醜聞等系統性問題相繼曝光,而岸田政府為維護政權穩定,對這些醜聞的處理力度有限,僅安倍派部分議員受到象徵性懲處,對其他派閥的議員的處理輕描淡寫,令日本民眾對自民黨政府不信任感加劇。此外,自2023年10月起,岸田政府的支援率長期維持在30%左右,但自民黨並未更換首相,這種處理方式加劇了民眾的不滿,並逐漸波及自民黨和公明黨的整體形象。
二是經濟增長乏力,民眾獲得感降低。岸田政府上臺後,提出經濟安全保障戰略,設立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利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印太經濟框架(IPEF)等經濟小圈子,阻礙國家間互利性經貿合作的順利進行。加之受烏克蘭危機與對俄制裁影響,日本進口能源、糧食等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而日元匯率暴跌,以至於國內物價暴漲,民眾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儘管“新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提高了部分民眾工資水準,但工資增長遠不及物價上漲速度,“新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成效被嚴重稀釋。此時岸田政府卻欲借炒作周邊安全“威脅”以推動“防衛增稅”,遭到民眾更加強烈的反對。另外,2023年日本GDP總值被德國反超,使得日本民眾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對自民黨的反對聲隨之更加強烈。
三是自民黨政策乏善可陳。石破茂贏得2024年自民黨總裁選舉後,並被吸納河野太郎、高市早苗等多位有影響力的政治家進入內閣,石破茂的政策理念陳舊,早已無法吸引民眾對自民黨的支援與信任。其政策理念甚至未得到盟國和夥伴國的積極響應,致使其支援率剛剛起步即處低迷。同時,此次眾議院大選是在石破茂上任僅8天后便舉行的,部分自民黨議員尚未做好準備,導致部分實力派議員落選。民眾對新內閣的未來走向疑慮重重,選票因此向立民黨傾斜。
此次大選將對日本政局産生深遠影響。受自、公兩黨席數不足影響,自民黨需聯合其他政黨才能繼續執政。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確保自民黨政權穩定,成為自民黨的當務之急。加之自民黨內派閥相繼解散,如果石破內閣無法有效拉攏自民黨內各方勢力,其內閣勢必難以維繫。自民黨內“混戰”局面或將與日本政權“短期化”現象相互疊加。
此外,自民黨受挫後,自民黨將重點應對日本民眾關切的金錢政治、改善民生等國內議題。若自民黨政策未出現重大轉向,恐難贏得民眾諒解,那麼立民黨在2025年參議院選舉中甚至有望超過自民黨。
此次大選給自民黨敲響了警鐘。日本民眾用選票表明自民黨並非唯一選項,自民黨未來能否專注於民生問題並取得積極成效,能否構建健康的合作關係,將對其政治地位産生重要影響。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