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科學認識加快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

2024-10-29 09:0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和持久動力。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同時,會議將人口高品質發展歸納為“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為促進人口高品質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援和服務體系”。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是邁向人口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步。

生育率是決定人口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因素。提振生育率是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的核心任務。生育、死亡、遷移是人口科學研究的三個核心變數。死亡是剛性變數,死亡率下降引發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長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和追求的目標,長壽化也是順應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遷移是調節變數,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中,可以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人口空間騰挪,通過國內遷移和流動有序佈局人口。但是,國內遷移流動不會改變國家層面的人口狀況,而國際移民對我國人口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生育是彈性變數,由人們的生育意願和生育需求自主決定。

比較之下,生育是實現“總量充裕、結構優化”的唯一手段,也是促進“素質優良”“分佈合理”的基礎保障。把生育作為緩解人口問題的核心,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運用整體性思維健全符合中國國情、覆蓋面更廣、時效更長、全方位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和生育友好型社會是人口治理的重中之重。

提振生育率是艱巨且長期的任務。國際經驗表明,提升生育率水準是一個慢變數,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既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戰略、規劃和行動準備,也要有信心、決心、恒心和耐心。第一,生育是未來微觀家庭和宏觀人口變動的決定性因素。生育基數縮減、生育意願疲軟、生育行為低迷、婚育年齡推遲、單身不孕增多、經濟社會發展等內生性因素,均指向持續、持久的低生育率水準,讓生育率回升註定面臨挑戰。第二,婚姻嬗變,家庭小型化和簡約化,傳統的家庭基本功能和家庭發展的人口基礎動搖,促使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社會公共服務政策體系建設任重道遠,這也直接影響生育率。第三,婚姻家庭多元化和多樣化,例如失婚、不婚、入贅、兩頭婚,單身、丁克、同居等,挑戰家庭的穩定性,挑戰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挑戰家庭養老等功能。第四,非婚生育合法化等新問題的討論活躍,關涉輔助生殖技術、凍卵、代孕等的技術、法律、倫理問題,十分複雜。所有這些新現象都在呼喚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創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人口服務體系,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援生育的良好氛圍,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促進人口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是出臺《措施》的宗旨。

《措施》實施帶來三方面積極影響。首先,整合生育支援措施,構建生育支援體系。2021年5月,中央出臺“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以及提出積極生育政策和生育支援政策體系至今的幾年間,中央與地方政府從政策保障、經濟激勵、時間支援、技術支撐、優質服務、人文關懷、環境友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生育支援措施。但是,措施碎片化、政策執行力度差異化等現象依舊存在。為此,《措施》要求加強統籌謀劃,強化部門協同,深化改革創新,強調從生育保險、生育休假、生育津貼、生殖健康等方面完善生育服務支援和激勵機制。

其次,把握髮展觀念轉變,協調“人口—家庭”發展需求。傳統觀念將“家庭”發展視為核心,認為生育是促進家庭幸福的基本行為。而現在家庭已經簡約到了極致,傳統家庭功能和發展能力的人口學根基已經弱化,人們更重視分析生育對“個人”發展的影響。為協調“人口—家庭”發展需求,《措施》強調利用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視角構建人口發展支援和服務體系,從提高兒童醫療服務水準、增加普惠托育服務和支援、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強住房支援、強化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強化育幼服務體系建設和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援措施,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最後,倡導積極生育觀念,構建生育友好社會。針對某些現有觀念對生育行為的消極引導,《措施》倡導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導積極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加強社會宣傳倡導、實施人口高品質發展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加強人口國情國策教育,將相關內容融入中小學、本專科教育,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作者分別是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