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以文化建設賦能社區治理

2024-10-28 11:2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提升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做好文化建設。以文化傳遞主流價值、凝聚人心、匯聚力量,能夠有效提升治理溫度、增強治理效能,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助力。

以文化人,培育公共精神。用文化賦能社區治理,對於提升居民道德水準、涵養文明新風,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本地文化特點和歷史傳統,制定居民“都認可、能理解、可踐行”的社區公約,有利於構建和諧鄰里關係,引導社區居民崇德向善。浙江諸暨市楓橋鎮櫟橋村提煉了以“風正、德善、家和、興業、村安”為主要內容的村史村訓,在此基礎上制定了5章20條的《櫟橋村規民約實施細則》,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自治公約,有力推動了鄉村治理現代化。善用文化的力量,以文育人,成風化俗,有利於提升社會道德水準,營造安定有序的社區環境。

以文聚力,完善治理網路。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文化建設是重要抓手。通過在社區構建文化空間、舉辦文化活動等方式,拉近居民間的距離,有助於形成團結互助的社區治理網路。比如,廣東深圳市光明社區創立“聚光聯盟——社區治理服務聯合體”,匯集轄區內外企事業單位、商家、社會組織及社區團體等50余家,共同打造聯盟服務陣地“聚光廳”,形成一系列文化場景,引領多元主體長效參與社區日常生活和管理。以文化為媒,整合多方資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就能構建更加和諧文明的現代化社區。

以文鑄魂,增強歸屬感。很多居民生在社區,長在社區,養老在社區,對社區有天然的感情。通過多種文化服務,增強居民內心對社區的情感依戀,有助於提升責任意識。比如,北京朝陽區安貞街道將安貞歷史編纂成冊,建設安貞歷史陳列館和安華路歷史文化地標,讓社區居民更好培育主人翁精神。用好各類文化資源,塑造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有助於提高居民凝聚力,攜手共建美好社區。

社區的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將文化要素與法律法規、管理規範等剛性約束相結合,能夠活化社區治理手段,提高社區居民對相關規則、舉措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進而提升治理效能。比如,內蒙古包頭市安居社區將網路普法融入基層治理,以普法講座、普法快板、社區網格群普法等形式,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法律服務,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文化具有潤物無聲的效果,加強相關領域文化建設,有利於推動法律法規入腦入心,促進管理舉措取得實效。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新征程上,寓文化于治理之中,以文化建設賦能社區治理,必將更好夯實國家治理根基。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