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端穩中國飯碗,共護天下糧安

2024-10-16 07:0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崔志遠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在新中國75週年華誕的喜慶余韻中,第44個世界糧食日如期而至。這一特殊節點再次喚起公眾對糧食的關注,提醒著人類認真回答這一不可回避的千古命題。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糧食乃萬物之源,文明之根,關乎天下蒼生、家國長安。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為“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這一主題,既是全球對糧食安全的深切呼喚,又如警鐘長鳴,激勵世人守護糧食安全,牢記消除饑餓的共同使命。聯合國糧農組織2024年發佈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令人擔憂:2023年,全球約有23.3億人面臨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約有7.33億人面臨饑餓。人類距離2030年實現零饑餓目標依然任重道遠。而中國在消除饑餓的鬥爭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小農經濟”,到如今糧食總産量增長5.1倍,14億多人端穩了“中國飯碗”,守住了“中國糧倉”,實現了從新中國成立前4億人“吃不飽”到如今14億多人“吃得好”的偉大轉變,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質和營養水準。這一輝煌成就生動詮釋了“糧安天下”的深刻內涵,其歸因不僅有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更飽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踏實耕耘,在億萬畝良田上實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佈局,走出了中國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既詮釋了中華農耕文明,也為全球糧農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經驗。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糧食供應鏈安全風險上升,自然災害時有發生。面對這一形勢,中國以更堅定的信心,牢牢把握糧食這一“國之大者”,走好了新時代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之路。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端穩中國飯碗,共護天下糧安。

依法治糧、依法興糧,是實現長期糧食安全的根本。“強法治、保供給、護糧安”是今年中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明確以法治之道穩固糧食安全之基。如同點睛之筆,在五彩斑斕的豐收畫卷上題寫了鮮明的序跋,貫穿了今年保障糧食安全的工作主線。

強法治,築牢糧食安全之基,根本在於樹立依法治糧理念,學習領會糧食安全保障法精神,全面貫徹各項規定。“奉法者強則國強”,擴大糧食安全普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讓法治成為糧食安全的堅實護盾。堅持依法行政,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糧食企業要堅持合法經營,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廣大消費者要堅持守法愛糧,遵守糧食市場秩序,共同營造良好的糧食消費環境。

保供給,夯實糧食安全之本,核心在於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認真踐行大食物觀,生産更多優質中國糧。讓科技之光照亮田間地頭,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從千百年來農民在田間播種耕耘的古老畫面,到今日機械化、智慧化農業的普及,中國糧業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理念下,不斷提升耕地品質,依靠科技力量使每一寸土地煥發出生命力。

護糧安,凝聚糧食安全之力,關鍵在於加強糧食安全宣傳教育,讓珍惜每一粒糧食成為共識,形成濃厚的愛糧惜糧氛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安全不僅關乎國家生存,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約與勤儉,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美德,也是中國人在物質富足的今天,仍會牢記於心的古訓。遵循“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踐行勤儉節約之風,不僅是個人行為的自律,也是對家國未來的責任。

共護天下糧安,是時代賦予全人類的神聖使命。中國以務實行動積極助力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既出於對本國糧食安全的堅守,更源於對全球糧食安全的深切關懷。讓我們在天地之間、萬物之中,以敬畏自然之心和勤勞奮鬥之行,書寫糧食安全的壯麗篇章,守護地球生靈的和諧共生。(作者單位係山東商務職業學院)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張艷玲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