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始終未變
張一 恒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等在會上介紹“系統落實所有增量政策,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國慶節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宣佈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調整,除了常規的降息降準以外,在房地産、資本市場方面也出臺一系列措施。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就財政逆週期調節、企業尤其民營企業發展、民生問題等進行部署。
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市場信心恢復,扭轉了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不過,宏觀政策只是催化劑,對經濟長期增長的信心,還得看中國經濟的韌性。
很多人談論中國經濟常和日本經濟作比較,尤其是1990年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後“失去的二十年”以及之後的所謂資産負債表衰退,更是成為參照。不可忽視的是,日本經濟本質是島國經濟,在部分産業上能夠形成較強的綜合競爭力,但産業迴旋餘地小。日本國內市場空間不足,一旦産業發展出現戰略失誤或外需發生變化,經濟很難在短期恢復。而中國經濟則是典型的大陸經濟,體現為較強的綜合運作能力,能夠有效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
在供給端,中國主要體現為工業體系完備,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産業梯度廣,從高科技行業到一般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都有相當大的産業基礎;區域發展存在代差,可以形成産業轉移效果。産業體系的完備和多層次性,使中國可以根據需求和産業態勢變化,在不同時期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從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的全球佔有巨大份額重工業體系,到承接全球電子産業轉移的電子元器件大廠,再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網際網路巨頭,以及最近的新能源革命産生的全球新能源企業巨頭。反觀日本,其所謂的“失去二十年”,主要原因是其除了汽車之外,沒有形成真正有競爭力的産業。
在需求方面,中國人口多,市場空間大。14億多人口對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是供給品質和體系持續升級的巨大動力,也是中國經濟韌性強的真正原因。中國完全可以形成以內迴圈為主、外迴圈為輔的經濟發展格局。
除了實體經濟,中國還具有高度獨立的貨幣財政政策,且具有巨大的政策空間。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不必像很多發達經濟體一樣,跟隨美聯儲亦步亦趨,可以一定程度上自主決定貨幣政策走向。在貨幣政策空間上,過去幾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球主要央行中最遵守貨幣紀律的央行,無論是利率、準備金率,還是央行擴表,都有較大的政策空間。
關於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在房貸平均利率3.5%時,談論此問題為時尚早。關於貨幣超發可能帶來的通脹,需要強調的是,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目前供給能力足夠、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不會帶來所謂的惡性通脹。
財政政策方面,相比發達經濟體,中國政府杠桿率不到60%,仍有較大的加杠桿空間。相反,日本政府杠桿率已超過200%。
宏觀政策轉向已經開始,貨幣政策空間大,財政政策值得期待,力度不會低於市場預期。中國經濟韌性強,穩中向好態勢沒有改變。
編審:郭澤涵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