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以豐收之喜激發興糧之力

2024-09-24 07:0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崔志遠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詩經》中的這句詩,歷經千年,至今仍栩栩如生地將豐收盛景展現在世人眼前。

2024年,中國夏糧産量達2996億斤,比上年增長2.5%,再創歷史新高。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發出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他指出,今年,我們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實現夏糧增産、早稻穩産,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金秋時節,稻菽飄香。從東北平原到江南水鄉,從黃土高原到嶺南大地,廣袤的田野上,麥浪翻滾,稻穀飽滿,碩果纍纍。這一切共同繪就了一幅詩意盎然的豐收畫卷。豐收不僅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回報,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承載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古語雲:“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作為立國之基、治國之要,關乎國運昌盛。豐收之喜,正是自信、奮鬥和團結的展現。

從西周井田制到曹魏屯田制,再到北魏隋唐均田制,中國自古便重視農業發展的道路與模式。習近平“三農”思想繼承了這一悠久傳統,深刻揭示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前進路徑,成為國家在農業發展上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水源木本。

道路自信是基礎,中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探索契合國情的農業發展模式。理論自信則提供了科學的指引,習近平“三農”思想的深邃見解和系統設計,為農業發展確立了方向。制度自信為農業豐收提供了堅實保障。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土地制度和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奠定了農業穩定發展的根基。文化自信讓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為農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稼穡之艱難,乃知天地之廣大”,農耕文化中蘊含的艱苦奮鬥精神,是農業不斷突破與發展的動力。

豐收既是對過去努力的獎賞,也是對未來奮鬥的激勵。未來,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仍需久久為功。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農業發展關鍵在人。要大力推動人才興糧之力,培養更多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加強農業院校建設,促進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完善農業人才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創業,推動更多人投身農業農村建設,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國以農為本,農以科技為器。”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效能提升的核心動力。中國不斷加強農業科技投入,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智慧農業發展,提高生産智慧化水準。科技興糧,正是提升糧食産量與品質,增強糧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教育興糧不可忽視。糧食安全教育的普及、糧食專業人才的培養、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都是推動糧食事業發展的核心環節。通過加強産教融合,推進科教協同,將科技、教育、産業、人才緊密結合,形成推動糧食發展的強大合力。

推動農業發展,還需傳承好農耕文明,激發文化興糧之力。“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也”,中華農耕文化中蘊含的尊重自然、順應天時、和諧共生等理念,正是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舉辦農耕文化節、建設農耕博物館、開展農耕文化教育,讓人們更加珍惜糧食,形成愛糧、節糧的社會風尚。

豐收,不僅是農田間的纍纍碩果,也是歲月沉澱的深情,是世代勞作的印記。我們不只見證這一刻,更要將這份豐收之喜,化為鄉村全面振興路上的一步一腳印。以豐收之喜激發興糧之力,讓這喜悅如同一首悠揚的田園詩,長久縈繞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作者單位係山東商務職業學院)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